《鬻海歌》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头四句领起全诗,以“鬻海”为业而不事耕织的盐民引出盐民煮盐的艰辛;接着二十句写盐民在官租私租逼迫下过着的苦难生活,先是写劳动环境的恶劣,再写劳动过程的漫,加之服徭役的痛苦与官租私租的重重剥削;最后八句是诗人的政治见解,寓讽谏之意。全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不同的艺术手法恰适应了不同内容的需要,卒章显志则体现了曲终奏雅的讽谏之意,读起来似奏章却不失诗味。
鬻海歌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鬻海歌》此诗写于诗人在昌国县(今浙江定海)任晓峰盐场监官之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诗人目睹了海边盐民的悲惨生活,于是创作此诗以反映盐民的深重苦难,并追究其根源,表达了自己去兵、辍征和罢盐铁的主张,希望能供风人采择,以达上听,来解脱百姓之疾苦。
翻译注释
翻译
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女不养蚕织布,男不耕种田地。
衣食来源又不足,靠的是用牢盆熬盐来交纳赋税。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涨满海滨,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盐的泥土,堆积得大如岛屿。
盐泥经过风吹日晒,增加了盐味,然后在上面灌上海水,淋出盐卤。
淋成的盐卤比海水含盐度大得多,但与盐相比,还淡得多。所以盐民不敢停闲,需要入深山打柴。
明知深山有虎豹也不敢回避。照样日出而去,日夕而还。
船载肩扛,无暇休息。柴投入巨灶,炎炎发热。
从早晨烧到晚上,使海水变成雪白的盐,堆积成高高的盐垛。
从聚集成盐卤到熬制咸盐期间,因无盐可卖,无非靠借贷维持生活。
待盐熬成低价卖给官府得到的钱,首先要还债,借一缗往往要还十缗。
刮泥、淋卤、打柴、熬盐,这样周而复始,没有休息。赋税还未交齐,私债又催逼不止。
为完成制盐任务,驱赶妻子劳动,使他们徒具人形,面黄饥瘦。
煮海的盐民何等辛苦!怎样使国家富裕而人民又不贫穷?
本朝没有一事办得不失当,但愿皇帝的仁爱广及到海滨盐民。
消除战争,停止盐民纳税。国家无战争,就可减少开支,国君就有了余钱,就有能力罢免盐铁赋税。
太平盛世,宰相作用如调味的盐一样,可以辅佐国君,使国家再现夏商周的盛世。
注释
(1)鬻海之民:指海边靠煮海水卖盐为生的盐民。鬻,一作“煮”。
(2)何所营:靠什么谋生。营,谋生。
(3)寥落:稀少。
(4)牢盆:用来煮海水的盆。
(5)输征:缴纳租税。
(6)浦:水边,这里指海边。
(7)岛屿:盐土堆。
(8)曝:晒。
(9)塯:原意为盛饭的瓦器,这里指用瓦器装海水制作卤。
(10)卤:盐卤,盐的半成品。
(11)擎未遑歇:肩擎,肩扛。擎,往上托,扛。未遑(huáng)歇:无暇休息。遑,闲暇,空闲。
(12)烁:熔炼,即熬煮。
(13)波涛:海水。
(14)雪:指雪白的盐。
(15)潴卤:积存盐卤。
(16)飞霜:指雪白的盐。
(17)假货:同人借贷。
(18)糇粮:干粮。
(19)微直:微薄的收入。
(20)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21)课工程:从事煮盐工程或为交纳盐工赋税。
(22)菜色:饥饿之色。
(23)母富子不贫:指代国家与百姓的关系。
(24)皇仁:皇恩。
(25)甲兵:铠甲和兵器,这里指兵役。
(26)辍:停止。
(27)罢盐铁:废除盐铁税。
(28)相业尔惟盐:相业,宰相的治国之道。尔惟盐:化用《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29)夏商周时节: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击梧桐·香靥深深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酬杜舍人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
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生查子·情景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山夜闻钟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其一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火焰山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其二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
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