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海歌

〔宋代〕柳永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作品简介

《鬻海歌》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头四句领起全诗,以“鬻海”为业而不事耕织的盐民引出盐民煮盐的艰辛;接着二十句写盐民在官租私租逼迫下过着的苦难生活,先是写劳动环境的恶劣,再写劳动过程的漫,加之服徭役的痛苦与官租私租的重重剥削;最后八句是诗人的政治见解,寓讽谏之意。全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不同的艺术手法恰适应了不同内容的需要,卒章显志则体现了曲终奏雅的讽谏之意,读起来似奏章却不失诗味。

创作背景

《鬻海歌》此诗写于诗人在昌国县(今浙江定海)任晓峰盐场监官之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诗人目睹了海边盐民的悲惨生活,于是创作此诗以反映盐民的深重苦难,并追究其根源,表达了自己去兵、辍征和罢盐铁的主张,希望能供风人采择,以达上听,来解脱百姓之疾苦。

翻译注释

翻译

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女不养蚕织布,男不耕种田地。

衣食来源又不足,靠的是用牢盆熬盐来交纳赋税。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涨满海滨,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盐的泥土,堆积得大如岛屿。

盐泥经过风吹日晒,增加了盐味,然后在上面灌上海水,淋出盐卤。

淋成的盐卤比海水含盐度大得多,但与盐相比,还淡得多。所以盐民不敢停闲,需要入深山打柴。

明知深山有虎豹也不敢回避。照样日出而去,日夕而还。

船载肩扛,无暇休息。柴投入巨灶,炎炎发热。

从早晨烧到晚上,使海水变成雪白的盐,堆积成高高的盐垛。

从聚集成盐卤到熬制咸盐期间,因无盐可卖,无非靠借贷维持生活。

待盐熬成低价卖给官府得到的钱,首先要还债,借一缗往往要还十缗。

刮泥、淋卤、打柴、熬盐,这样周而复始,没有休息。赋税还未交齐,私债又催逼不止。

为完成制盐任务,驱赶妻子劳动,使他们徒具人形,面黄饥瘦。

煮海的盐民何等辛苦!怎样使国家富裕而人民又不贫穷?

本朝没有一事办得不失当,但愿皇帝的仁爱广及到海滨盐民。

消除战争,停止盐民纳税。国家无战争,就可减少开支,国君就有了余钱,就有能力罢免盐铁赋税。

太平盛世,宰相作用如调味的盐一样,可以辅佐国君,使国家再现夏商周的盛世。

注释

(1)鬻海之民:指海边靠煮海水卖盐为生的盐民。鬻,一作“煮”。

(2)何所营:靠什么谋生。营,谋生。

(3)寥落:稀少。

(4)牢盆:用来煮海水的盆。

(5)输征:缴纳租税。

(6)浦:水边,这里指海边。

(7)岛屿:盐土堆。

(8)曝:晒。

(9)塯:原意为盛饭的瓦器,这里指用瓦器装海水制作卤。

(10)卤:盐卤,盐的半成品。

(11)擎未遑歇:肩擎,肩扛。擎,往上托,扛。未遑(huáng)歇:无暇休息。遑,闲暇,空闲。

(12)烁:熔炼,即熬煮。

(13)波涛:海水。

(14)雪:指雪白的盐。

(15)潴卤:积存盐卤。

(16)飞霜:指雪白的盐。

(17)假货:同人借贷。

(18)糇粮:干粮。

(19)微直:微薄的收入。

(20)缗: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21)课工程:从事煮盐工程或为交纳盐工赋税。

(22)菜色:饥饿之色。

(23)母富子不贫:指代国家与百姓的关系。

(24)皇仁:皇恩。

(25)甲兵:铠甲和兵器,这里指兵役。

(26)辍:停止。

(27)罢盐铁:废除盐铁税。

(28)相业尔惟盐:相业,宰相的治国之道。尔惟盐:化用《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29)夏商周时节: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全文拼音版

hǎi
hǎizhīmínsuǒyíngcánzhīgēng
shízhīyuántàiliáoluòláopénjiùshūzhēng
niánniánchūnxiàcháoyíngcháo退tuìguāchéngdǎo屿
fēnggànxiánwèijiāshǐguàncháoliùchéng
nóngyándànwèixiáncǎiqiáoshēnqióngshān
bàozōnggǎncháoyángchūyánghái
chuánzàijiānqíngwèihuángxiētóuzàoyányán
chénshāoshuòduīgāocáitāobiànchéngxuě
cóngzhūzhìfēishuāngfēijiǎdàichōnghóuliáng
chèngguānzhōngwēizhímínwǎngwǎngshímíncháng
zhōuérshǐxiūguānwèile
zhúzigōngchéngsuīzuòrénxíngcài
hǎizhīmínxīnānzipín
běncháoshīsuǒyuàn广guǎnghuángréndàohǎibīn
jiǎbīngjìngzhēngshūchuòjūnyǒucáiyántiě
tàipíngxiāngěrwéiyánhuàzuòxiàshāngzhōushíjié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野望

〔唐代〕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击梧桐·香靥深深

〔宋代〕柳永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生查子·情景

〔宋代〕姚宽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

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离别时,还解相思否?

山夜闻钟

〔唐代〕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火焰山

〔明代〕吴承恩

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

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