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宋代〕杨万里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作品简介

《舟过谢潭三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三首写船行过程中欣赏斜阳映山的景色。这组诗体现了一个“快”字,场景和事物切换很快,表达了作者一种愉悦欢快的心情。全诗写得妙趣横生,新颖而又隽永。

创作背景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诗人从家乡吉州(今江西吉水县)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诗人叹其江山画卷,天赐风光,故作《舟过谢潭》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碧清的美酒一杯又一杯,船上的门帘刚闭还复开。

千皱万褶的好山无人能描绘,都被斜阳的余辉一一拈出来。

注释

(1)皱:皱褶。

(2)拈出:用两指夹出。

全文拼音版

zhōuguòxiètánsānshǒu··sān
jiǔshíqīngliǎngbēichuánméncáiyòuhuánkāi
hǎoshānwànzhòurénjiàndōubèixiéyángniānchūlái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舟中夜起

〔宋代〕苏轼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舟月对驿近寺

〔唐代〕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朗自明船。

金刹清枫外,朱楼白水边。

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

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舟中望月

〔南北朝〕朱超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舟中立秋

〔清代〕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舟中二首·其一

〔宋代〕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舟中

〔唐代〕杜甫

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

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圆。

飘泊南庭老,只应学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