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说

〔宋代〕林景熙

柔兆困敦之岁,朔骑压境,所过杀掠,数十里无人烟。

明年秋,予舟夜过北塘,半醒睡。一奴坐舟尾,曰:“何怪也?”

予瞪目视,有火青青,什什伍伍;已而散漫阡陌,弥千亘万,直际林麓。予曰:“异哉!此磷火也。《释文》谓‘人马之血,积而有光’,其信然与?”

奴熟视浸玩,脱草屩招之,冉冉近舟次;复麾使去,渐远渐稀。

予抚舷叹曰:“阳乌西徂,万目如漆,彼冯托幽昏,以恣弄光怪,何独磷也!”

然怜不能近远人,而近远之者人也。晋温峤然犀牛渚,海族百怪不能遁其形。若有呼者曰:“于君幽明道远,何意相照?”

世未为无怪也。孔氏不语怪,道其常而已矣。故人失人之常,鬼行其怪;中国失中国之常,夷行其怪。怪且不可言,而况乎招之以自近也哉!

作品简介

《磷说》是南宋遗民文学家林景熙创作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相当深刻的政论,文章揭露、谴责元统治的凶残,抒发自己的哀国伤时之慨。全文议论经警透辟,写事娓娓有序,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写人形态、神情、举止、语言乃至心理活动和细节都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作者文笔功力之深厚。

创作背景

《磷说》当作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秋。上一年,适值林景熙从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元蒙铁骑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江南,腐朽的南宋朝廷已无力抵抗,都城临安沧陷,宋恭帝被掳,全氏皇太后被迫奉国玺乞降。林景熙誓不屈节事敌,弃官辗转南归平阳故乡,怀着无限悲愤怨苦的心情,写下了这次南下途中的一次所见所感。

翻译注释

翻译

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大举南下进犯,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尸横遍野,数十里之内不见人烟。

第二年秋天,我乘船夜过北塘。正在似睡非睡之际,只听得坐在船尾的仆人大声惊呼怪事。

于是我急忙睁大眼睛向夜空望去,只见空中飘浮着青色磷火,错杂繁多,不计其数,时散时聚,一直延绵到山麓。我想了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就说:“这怪东西是磷火。唐代学者陆德明在其所著的《经典释文》上说: ‘人马之血积聚在一起会发出磷光’,他的话看来还真可信的啊?!”

仆人听后知道了是这么一回事也就不再惊讶和害怕了,注目细看着磷火,以至后来还脱下草鞋来戏狎磷火,招引它,它就慢慢靠近船来,挥手驱赶它,它就渐渐向远处离去,直至消失。

我用手抚摸着船沿慨叹说:“太阳西逝了,一片黑暗,凭借着黑夜逞显妖异光芒的哪里是仅仅只有磷火呢?然而它们非常机灵,非同类的外族不能接近它们,而能接近非同类外族的只有人的磷火。

晋代的温峤当年夜过长江边上水势深险的牛渚矶,点燃了犀牛角向下探照,水下的各种鬼怪都没法隐藏它们的原形,于是乎好像听到有声音叫喊说:‘我们与君阴间离得那么远,你为什么照我们?’

看来世界上并不是没有鬼怪,只是孔子不肯说鬼怪一类事情,只说平常的一类事罢了。因此,如果人世间失去了正常,那末鬼魅就要逞妖弄怪;中国国家失去了正常,那夷狄也就要逞妖弄怪。对这些鬼怪说尚且都不能去说,怎么还好让他靠近自己呢!

注释

(1)柔兆困敦之岁:即丙子年,指南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柔兆困敦,太岁纪年法。中国自殷代以来相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干(天干)叫作“岁阳”,十二支(地支)叫作“岁阴”。《尔雅·释天》“岁阳”云:“太岁……在丙曰柔兆……”;《尔雅·释天》“岁阴”云:“太岁……在子曰困敦……”这一年,元军攻下潭州(长沙),兵临南宋临时首都临安的城下,宋朝皇帝上表求降,元军俘虏宋帝北去。

(2)朔骑:朔,北方:朔骑即北骑,此处指元军。

(3)什什伍伍:众多错杂之意。

(4)弥:遍,满。

(5)亘:犹言“竟”、“终”。弥千亘万,即形容千上万,多得不计其数。

(6)释文:指唐代学者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

(7)奴熟视浸玩:奴,仆人。熟视,注目细看。浸,愈益,更加。

(8)屩:草鞋。《释名·释衣服》:“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此为名也。”

(9)麾:通“挥”。

(10)阳乌西徂:阳乌,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名。徂,过去,逝。

(11)万目如漆:意即太阳西去了。一片黑暗之意。

(12)冯:通“凭”。凭借,依靠。

(13)怜:机灵。

(14)远人:远方的人,指外族人。《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安宾客,以说(悦)远人。”此处引申为指非同类。

(15)晋温峤然犀牛渚:此用温峤“牛渚燃犀”典故。然,同“燃”。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晋书·温峤列传》载,晋时温峤夜过长江边上的牛渚矶,这里水势深险,过去听人说下有怪异,温峤就点燃犀牛角,用发出的火光向下探照,见水底异物众多,往来不息,十分惊异。夜里,他梦见黑衣人质问他:“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耶?”

(16)幽明: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

(17)孔氏不语怪: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18)夷: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有时也用以泛称四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元人。

全文拼音版

línshuō
róuzhàokùndūnzhīsuìshuòjìngsuǒguòshālüèshùshírényān
míngniánqiūzhōuguòběitángbànxǐngshuìzuòzhōuwěiyuēguài
dèngshìyǒuhuǒqīngqīngshénshénérsànmànqiānqiāngènwànzhílínyuēzāilínhuǒshìwénwèirénzhīxuèéryǒuguāngxìnrán
shúshìjìnwántuōcǎojuēzhāozhīrǎnrǎnjìnzhōuhuī使shǐjiànyuǎnjiàn
xiántànyuēyáng西wànféngtuōyōuhūnnòngguāngguàilín
ránliánnéngjìnyuǎnrénérjìnyuǎnzhīzhěrénjìnwēnjiàoránniúzhǔhǎibǎiguàinéngdùnxíngruòyǒuzhěyuējūnyōumíngdàoyuǎnxiāngzhào
shìwèiwèiguàikǒngshìguàidàochángérrénshīrénzhīchángguǐxíngguàizhōngguóshīzhōngguózhīchángxíngguàiguàiqiěyánérkuàngzhāozhījìnzāi

作者介绍

林景熙(1242—1310),字德呖,号霁山,平阳(今属浙江)人。咸淳七年(1271)由太学生入仕,授泉州教授,历任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隐居不仕,于故乡著书授徒,名节重一时。所作诗文慷慨激烈,多故国之思,著作有《白石樵唱》《白石稿》。

林景熙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六

〔魏晋〕左思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周南·汝坟

〔先秦〕诗经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宿洞霄宫

〔宋代〕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野人送朱樱

〔唐代〕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榆林郡歌

〔唐代〕王维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

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

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