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小说中由林黛玉所作。前两句直写西施的不幸,后两句写西施和一般女子一样,红颜多薄命。这首诗是林黛玉以西施自况,发出了预感命运不幸的悲叹,悲哀自已红颜薄命。这首诗引用了东施效颦之典,化用王维《西施咏》和《洛阳女儿行》诗意,增强了全诗的悲叹基调。
五美吟·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上浣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西施》写在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这一时期,贾府里已经呈现出了种种危机,“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而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林黛玉的思想,处处同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她的叛逆行动,同贾府的统治秩序和家世利益,直接冲突。贾府的卫道者们逐渐撕下了笼罩在家族骨肉关系之上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对她的冷淡与孤立也随之而加深,这虽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从,却使她精神苦闷,感情抑郁,而又骨鲠在喉,无处倾吐。于是她便借《西施》这首诗言志,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代绝色美人终于如浪花般消失了,在吴宫里的人白白地想念着你。
切莫讥笑东村效颦女长得丑,她满头白发时仍能在溪边浣纱。
注释
(1)倾城:绝色美女的代称,也叫“倾国”。
(2)儿家:称呼古代女子,你。指西施。
(3)效颦:相传西施家乡的东村有女子,貌丑,人称东施,因见西施“捧心而颦(皱眉)”的样子很美,她也学着捧心而颦,结果反而更丑(出《庄子·天运》)。这句倒装,意即“莫笑东村女效颦”。
(4)浣纱:西施和她家乡的女子曾在若耶溪边漂洗过棉纱。浣,洗涤。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五月十九日大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五松驿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
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桑,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美吟·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五松山送殷淑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五言诗·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五洲夜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