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歌

〔两汉〕刘弗陵

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

唼喋荷荇,出入蒹葭。

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作品简介

《黄鹄歌》是汉昭帝刘弗陵创作的一首骚体诗。该诗前五句纪实描写,后两句发声感叹。全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黄鹄降临的欢悦心情,也蕴含了作者宏大的志向。

创作背景

据《汉书·昭帝纪》所载: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春天,珍贵稀有的黄鹄鸟降临大汉的都城长安。因汉尚土德,土德尚黄,黄鹄被视为祥瑞,于是群臣上前祝贺,年仅九岁的汉昭帝十分谦虚,当场作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远来的黄鹤飞进皇宫,振动双翅发出沙沙响声。金黄色的羽毛灿烂夺目,菊花一样的尾巴更加鲜明。

这鸟儿平时只在芦苇中出入,吃食则是水里生长的荷荇。

我自知年龄幼小而又德薄才浅,愧对这样鸟降瑞于太液池中。

注释

(1)黄鹄:亦称天鹅,似雁而大,劲长善飞,羽毛洁白,也有黄色的。

(2)建章:即建章宫,旧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3)肃肃:鸟飞拍翅声。

(4)跄跄:飞跃奔腾貌,这里形容鸟飞迅急。

(5)衣:古时上身所穿称“衣”,

(6)裳:下身所穿称“裳”。

(7)唼喋:形容水鸟或鱼类吃食的声音。

(8)荷荇:两种植物,均生水中。荷,荷花。荇,荇菜。

(9)蒹葭:芦苇,水生植物。

(10)自顾:自念、自视。

(11)菲薄:鄙陋,指才德等,常用作自谦之词。

(12)愧:惭愧。

(13)尔:你,指黄鹄。

(14)嘉祥:祥瑞、吉祥。

全文拼音版

huáng
huángfēixiàjiànzhāngxíngqiāngqiāngjīnwèiwèishang
shàzháxìngchūjiānjiā
fēibáokuìěrjiāxiáng

作者介绍

刘弗陵(前94—前74),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八岁即帝位,在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等辅政下,继承刘彻末年的富民政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则与匈奴和亲。因内外措施得当,使得武帝后期遗留的社会矛盾基本得到缓解,西汉王朝的衰退趋势得以扭转。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元平元年(前74),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一岁。在历史上,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年轻皇帝。

相关推荐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宋代〕司马槱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黄葛篇

〔唐代〕李白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万条长,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綌。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黄泥坂词

〔宋代〕苏轼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蒨。

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

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

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

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

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

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

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黄鹤楼记

〔唐代〕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