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食笋呈座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初出林的新笋寓意,讽劝当权者要爱惜人才,而不应横加摧折,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深切感叹。全诗构思新颖,含意深沉,艺术风格哀怨缠绵,而深情难已,已经初步显示出李商隐诗歌“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的艺术特色。
初食笋呈座中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初食笋呈座中》是李商隐的早期作品,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李商隐大和七年(833)到京师应试落第,遂东游郑州、华州一带。华州刺史崔戎送他到南山读书。次年三月,崔戎调任兖海(今山东兖州西)观察使,作者随至兖州幕中,掌管章奏之事。徐湛园云“此疑从崔戎兖海作”,冯浩从之,以为是李商隐早年居崔戎幕府所作。刘学锴、余恕诚的《李商隐诗歌集解》认为此诗也许是他“少年时代客游洛下等地时,于某显宦席上所赋……自比‘嫩箨香苞’,亦弱冠少年口吻”。
翻译注释
翻译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於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京城附近竹林多得无数,怎忍剪断凌云的新笋一片心。
注释
(1)嫩箨: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
(2)香苞:藏于苞中之嫩笋。苞,此指破土而出的笋,状如花苞。
(3)於陵:汉县名,唐时为长山县,地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所产般肠竹笋颇名贵。於,一作“五”。
(4)重:一作“贵”。
(5)皇都:指京城长安。
(6)陆海:大片竹林。这句里的“陆海”本义当为竹林,暗喻人才众多。
(7)凌云一寸心:谓嫩笋一寸,而有凌云之志。凌云,直上云霄,也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此双关语,以嫩笋喻少年。寸,一作“片”。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初至西湖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初夏江村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初见嵩山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初过汉江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初授拾遗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
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
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