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五代〕冯延巳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小院中寂静深远,无人拜访,只有满院的春风拂过,但惆怅却仍然在那里,一树的樱桃在雨中更显红润。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忧愁的内心像醉了一样,也如病了一般,想说但还无法表达。在近傍晚时,远远稀疏的听见钟声,一对燕子也回到了画阁的窝中。

注释

(1)墙东:出自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宋玉家隔墙东边的邻居是一位女子,堪称楚国第一美人,她仰慕宋玉,爬上墙头悄悄看宋玉,看了三年,宋玉也没有与之交往。这里借指一种怀念之情或实指墙的东边。

(2)慵:懒,蜀容切。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拼音版

cǎisāng··xiǎotángshēnjìngréndào
xiǎotángshēnjìngréndàomǎnyuànchūnfēngchóuchàngqiángdōngshùyīngtáodàihóng
chóuxīnzuìjiānbìnghuányōngshūzhōngshuāngyànguīhuàzhōng

作品简介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是五代词人冯延巳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深静小堂为舞台,演绎春深时节的孤寂心曲。上片“小堂深静无人到”以空寂场景开篇,“满院春风”的喧闹反衬人迹罕至的冷清;“惆怅墙东”承转微妙,将视线引向“一树樱桃带雨红”——那浸透雨珠的绯红樱桃,成为泪眼美人的绝妙象征。下片“愁心似醉兼如病”直抒胸臆, “欲语还慵”写尽无人可诉的慵倦;结句“日暮疏钟,双燕归栖”以暮钟惊心、双燕栖阁的意象,在时空叠印中完成孤寂与团圆的强烈对照。全词语言清丽婉转,将传统闺怨题材提升到哲理高度,展现冯词“深美闳约”的艺术特质。

作者介绍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善作新词。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有《阳春集》传世。冯延巳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