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我很少住在这个地方,早晨看到壁画上的山。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天亮之后,本来应该散去的云雾依旧栖在半壁,本来应该飞走的湖中鸟却还在帘前。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独自坐在松柏下的是谁,我对他招手他却迟迟没有站起来。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于公大笑着对我说,我画画竟然能达到这个效果。
注释
(1)野人:士人自谦之称。借指隐逸者。
(2)朝:早晨。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我很少住在这个地方,早晨看到壁画上的山。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天亮之后,本来应该散去的云雾依旧栖在半壁,本来应该飞走的湖中鸟却还在帘前。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独自坐在松柏下的是谁,我对他招手他却迟迟没有站起来。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于公大笑着对我说,我画画竟然能达到这个效果。
(1)野人:士人自谦之称。借指隐逸者。
(2)朝:早晨。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是唐代诗人王季友的一首题画诗。此诗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壁画山水写得灵动如真:前四句通过“野人”视角,误认画中“山晓”“云栖”“鸟跃”为实景;后四句以“独坐长松”的人物互动,引出画家于舍人(疑为于邵)的自得之情。全诗打破“诗画界限”,以“误认—醒悟—赞叹”的叙事结构,展现唐代壁画“逼真夺造化”的艺术魅力,是中唐题画诗由写实转向写意的典范之作。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肌肤冰雪薰沈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人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
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
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
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