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日景象。诗中通过对玉管葭灰、流莺燕子、夕阳西下和池边树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感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池边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池边》此诗创作时间存在争议。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认为此诗是李商隐进士及第后所作,时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之后。“池边”即为“曲江边”,诗人在春风得意时回忆落第的困窘,百感交集。
翻译注释
翻译
细细吹飞玉管中的葭灰,已经到了莺啼燕舞的好时节。
夕阳西下,我依然围绕着池边的树徘徊,不忍离去,不禁回想起握着枯萎的枝条摇晃着大雪的时候。
注释
(1)玉管:玉制的管,古乐器。庾信《春赋》:“玉管初调。”《续仙传》:“王母献白玉管,云吹之以和天风。”
(2)葭灰:古人烧芦苇中的薄膜成灰,置于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至,某律管中的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
(3)把:执,握。
全文拼音版
池边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池上
倚杖池边立,西风荷柄斜。
眼明秋水外,又放一枝花。
池上双鸟
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池上絮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池州废林泉寺
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
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
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池上·袅袅凉风动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池上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池上二绝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