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玉茗堂前春色如展开的翠绿屏风,人们都在传唱我新作的《牡丹亭》曲词。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可悲我打遍节拍却无人真正懂得其中深意,只能亲自在檀板上掐着节拍记号教导小演员。
注释
(1)玉茗堂:汤显祖在临川的居所及创作室,因植白山茶(玉茗)得名。
(2)牡丹亭:汤显祖代表作,万历二十六年(1598)问世。
(3)檀痕:檀木板击节留下的痕迹。
(4)小伶:少年戏曲演员。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玉茗堂前春色如展开的翠绿屏风,人们都在传唱我新作的《牡丹亭》曲词。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可悲我打遍节拍却无人真正懂得其中深意,只能亲自在檀板上掐着节拍记号教导小演员。
(1)玉茗堂:汤显祖在临川的居所及创作室,因植白山茶(玉茗)得名。
(2)牡丹亭:汤显祖代表作,万历二十六年(1598)问世。
(3)檀痕:檀木板击节留下的痕迹。
(4)小伶:少年戏曲演员。
《七夕醉答君东》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玉茗堂"创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牡丹亭》问世后的复杂心境。前两句写新作流传的盛况,后两句转折揭示知音难觅的孤独,在"拍遍无人会"的挫败与"自教小伶"的执着间,折射出晚明文人"以情抗理"的创作精神。全诗将戏曲家的艺术苦闷浓缩于七夕这个传统情感节日,语言直白而意蕴深沉,堪称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自我写照。
《七夕醉答君东》此诗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七夕,时《牡丹亭》已轰动江南但争议不断。理学大家吕坤曾斥其"导淫纵欲",而诗中"无人会"正指此类批评。汤显祖在给凌濛初的信中提及:"弟传奇多梦语,那堪与庄语者道。"这种艺术理想与现实理解的落差,促使他在七夕——这个歌颂"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夜晚,写下这首充满戏剧性张力的诗作。清代焦循《剧说》评:"义仍(汤显祖字)此诗,曲家之《离骚》也。"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秋江渺渺水空波,越客孤舟欲榜歌。
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百子池深涨绿苔,九光灯迥绿浮埃。
天孙实驾何年驻,阿母飚轮此夜来。
空外粉筵和露湿,静中珠幌彻明开。
秋河不断长相望,岂独人间事可哀。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