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宋代〕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我沾湿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我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

注释

(1)湿:衣服沾湿。

(2)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

(3)归艇:归来的小舟。

(4)明河:即银河。

(5)斗:指北斗星。

(6)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

(7)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晋元帝时,祖狄自请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立誓说,不靖中原而复渡者,有如此江。事见《晋书·祖狄传》。这里借用来抒发作者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的爱国抱负而感到愁苦的心情。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拼音版

suàn··fēng湿shīxíngyún
fēng湿shīxíngyúnshāshuǐguītǐngkànmíngyuèmǎnkōngdǒuguàcāngshāndǐng
wànzhǐqīngtiānduōshìbēirénjìngwénjiǔwèixǐngcháoluòqiūjiānglěng

作品简介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是南宋爱国词人张元干的一首秋夜抒怀之作。全词以冷峻笔调勾画天地苍茫,寄寓家国之悲:上阕写景:“风露湿云”“沙水迷艇”营造朦胧孤寂之境,“月满空”“斗挂山”则突显宇宙之永恒;下阕抒情:以“万古青天”对比“多事人境”,暗讽南宋偏安之局,末句借祖逖“闻鸡起舞”典,自伤报国无门,唯余“秋江潮冷”的悲凉。此词将个人身世与时代苦难融入自然意象,风格沉郁苍劲,是南宋豪放词从慷慨转向悲怆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张元干于绍兴元年(1131)四十一岁时辞官还乡,这首词作于休官里居以后。《卜算子·风露湿行云》该词表达了词人国事多难却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爱国抱负的苦闷心情。

作者介绍

张元干(1090一约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官至将作少监,因主张抗金遭贬黜。其词风格豪迈悲壮,开南宋爱国词先声,与张孝祥并称“二张”。代表作《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等,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张元干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近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兰

〔宋代〕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