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宫香饼用辛稼轩韵

〔清代〕曹溶

一从仙去,茎上露盘折。

龙奁竞开珠锁,斜印花纹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间鸭。玉阶遥接。

著人春气,未试轻烟已频觉。

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

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石肠新怯。

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

全文拼音版

liùmelìng··gōngxiāngbǐngyòngxīnjiàxuānyùn
cóngxiānjīngshàngpánzhé
lóngliánjìngkāizhūsuǒxiéyìnhuāwénhuá
xiùjiàoxūntòushuìpíngjiānjiēyáojiē
zherénchūnwèishìqīngyānpínjué
xīnshìduōsuíshìshuǐhányuànpíngshuíshuō
zhǎng宿huǒwēnwēnxiùbèishēnxiāo
jìnqiúlǎoxúnlìngnánzhòngxuéshíchángxīnqiè
jiāozhǎnjìngtīngsōngshēngsǎotíngxuě

作者介绍

曹溶(1613—1685),字鉴躬,号秋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明崇祯十年丁丑科(1637)进士,官户部侍郎。入清后,任顺治朝御史、广东布政史、山西按察副使等。好金石书画,富收藏。善诗,有《静惕堂诗集》 《天崇两朝纪略》。

曹溶的诗

相关推荐

六幺令·绿阴春尽

〔宋代〕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

六幺令·再用前韵

〔宋代〕辛弃疾

倒冠一笑,华发玉簪折。《阳关》自来凄断,却怪歌声滑。放浪儿童归舍,莫恼比邻鸭。水连山接。看君归兴,如醉中醒、梦中觉。

江上吴侬问我,一一烦君说:“坐客尊酒频空,賸欠真珠压。手把鱼竿未稳,长向沧浪学。”问愁谁怯。可堪杨柳,先作东风满城雪。

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宋代〕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六幺令·寄题张韵访眠琴小筑

〔清代〕谭献

绿阴时候,寒暖难将息。

遥山几重遮眼,芳草向人碧。

不分弦尘柱缓,板引都萧瑟。晚云离席。

阳关休唱,客舍杨枝借颜色。

未老江关庾信,文采留南北。

试觅沧海成连,别梦怜风月。

道是天涯语笑,付与闲筝笛。玉琴横膝。

垂帘罢鼓,雨细烟深迟来客。

六幺令·清明

〔清代〕张慎仪

棠梨开了,香雪飘池阁。

白杨向西自舞,飒飒东风恶。

寒食清明到也,谢豹应觉。啼声呜唈。

苦催春瘦,惹起愁肠周匝。

如此良辰美景,度若隙驹霎。

况又时事变迁,种种无从说。

自去荒郊祭扫,焚纸灰飞蝶。望空踯躅。

凄不定,依约犹留冷松角。

六么令·淡烟疏雨

〔宋代〕李琳

淡烟疏雨,香径渺啼鴂。

新晴画帘闲卷,燕外寒尤力。

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人间陈迹。

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谁向尊前起舞,又觉春如客。

翠袖折取蔫红,笑与簪华发。

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

梨花著雨,柳花飞絮,梦绕阑干满园雪。

六么令·观天造化

〔元代〕王吉昌

观天造化,进取慕希夷。

刚柔中正扶持,五蕴乐无为。

灵育九阳嘉瑞,坤殿坎交离。

日中彩凤,翱翔江曲,万重水底觅乌龟。

紫雾弥漫岳顶,消息结冰肌。

巍巍体段清凉,风韵六神颐。

豁爽三光洞照,海角恣栖迟。

云间偃仰,陶陶无系,朗然恢廓旧容仪。

六么令·云舍赵使君同赋

〔元代〕刘埙

晓来寒角,吹起愁相触。

乱云黯淡江渚,疏柳双鸦宿。

锦瑟银屏何处,花雾翻香曲。柔红娇绿。

魂销往梦,羞向孤梅说幽独。

燕支曾印素袂,绛艳收残馥。

频问讯,道新来闷损纤腰束。

多谢芳心惓恋,罗结文鸳蹴。前欢谁卜。

云笺封蜡,就寄相思恨盈掬。

六幺令·前头鹦鹉

〔清代〕陆求可

前头鹦鹉,莫自轻饶舌。

齐纨顿收箧笥,减却三秋热。

春日翠华来处,烟草和愁结。昭阳欢悦。

长门清静,斜抱云和对新月。

歌头曲遍重理,冷落清秋节。

宫掖新样蛾眉,学得无差别。

莫道君恩已断,只怕头如雪。风吹檐铁。

半床幽梦,却有何人好明说。

六么令·张老四曾事云间周勒卣度曲甚美遇之怅然

〔清代〕曹溶

奈何声里,微见两眉皱。

珠盘乍调宫徵,讶出残莺口。

欲唤周郎再起,帐底亲传授。误来知否。

含思不语,坐待屏深烬香兽。

客愿圆蟾荡漾,合乐围青岫。

我爱孤鹤飘飖,缓酌抛红豆。

心事非关粉黛,借取消僝僽。泪光湿透。

浮云谁在,每为多才更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