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

〔元代〕郑光祖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

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褥。

王维旧图画,杜甫新诗句。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作品简介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此曲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郑光祖的一首散曲小令,属北曲【正宫】调。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清新景致,展现了元代散曲清丽婉约的风格特色。前四句通过"梨雪"、"柳线"、"桃锦"、"苔色"等意象的铺陈,构建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日画卷;后三句转入抒情,借王维画境与杜甫诗才赞叹自然之美,末句以反诘语气表达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全曲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体现了元代文人散曲由俗入雅的艺术追求。

创作背景

《塞鸿秋·雨余梨雪开香玉》此曲约作于作者晚年闲居时期,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极致描摹,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疏离之感。曲中"王维旧图画"暗指辋川隐居,"杜甫新诗句"则隐喻乱世文人的身世之感,末句的劝饮之辞实则是元代知识分子在异族统治下寻求精神解脱的典型表现。

翻译注释

翻译

雨停后,梨花如雪绽放,散发着玉一般的清香;暖风里,柳条似线摇曳,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阳光融化出桃花锦绣,层层堆满枝头;雾气迷蒙中,青苔如毯铺展地面。

这美景堪比王维笔下的传世画作,又像杜甫诗中新写的绝妙词章。既然相逢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举杯畅饮就空手归去?

注释

(1)梨雪:像雪一样白的梨花。

(2)香玉:既指梨花如玉般晶莹,又暗喻其香气清雅。

(3)新绿:初春嫩绿的柳叶。

(4)桃锦:桃花繁茂如锦缎。

(5)堆红树:形容桃花层层叠叠开满枝头。

(6)苔色:青苔的色泽。

(7)青褥:比喻青苔如绿色地毯铺展。

(8)王维:唐代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画著称。

(9)旧图画:指王维《辋川图》等传世画作。

(10)新诗句:暗指杜甫写景名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等。

(11)空归去:白白错过(美景与欢聚)。

全文拼音版

sāi鸿hóngqiū··xuěkāixiāng
xuěkāixiāngfēngliǔ线xiànyáoxīn绿
róngtáojǐnduīhóngshùyāntáiqīng
wángwéijiùhuàxīnshīzěnxiāngféngyǐnkōngguī

作者介绍

郑光祖(1270—1324),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代后期著名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杭州路吏,卒于杭州。创作杂剧18种,现存《倩女离魂》《王粲登楼》等8种。《倩女离魂》取材唐传奇,写张倩女魂离躯体追慕爱情,想象瑰丽,文辞优美,为元后期爱情剧代表作。其剧作结构精巧,曲词典丽,体现了元杂剧文人化倾向。虽生平记载简略,但作品艺术成就卓越,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对元杂剧发展有重要贡献,钟嗣成《录鬼簿》列于"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之首。

相关推荐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

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塞鸿秋·代人作

〔元代〕贯云石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塞鸿秋·悔悟

〔元代〕刘庭信

苏卿写下金山恨,双生得个风流信。

亚仙不是夫人分,元和终受十年困。

冯魁到底村,双渐从来嫩,思量惟有王魁俊。

塞鸿秋·道情

〔元代〕张可久

雪毛马响狻猊䩞,神光龙吼昆吾剑。冰坚夜半逾天堑,月寒晓起离村店。一身行路难,两鬓秋霜染。老来莫起功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