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角声哀咽

〔清代〕纳兰性德

角声哀咽,襆被驮残月。过去华年如电掣,禁得番番离别。

一鞭冲破黄埃,乱山影里徘徊。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

作品简介

《清平乐·角声哀咽》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上片前二句写旅途的艰辛凄清,下片仍是前景后情,前二句写眼前之景,后二句忽以追忆去年今日之情景收束。全词跌宕婉曲,转折入深,这在小令中是极难得的。

创作背景

《清平乐·角声哀咽》这首词是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十月时所作,当时,纳兰正值二十二岁,已被康熙皇帝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而这一年,距妻子卢氏去世已过去了两个春秋。彼时,纳兰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却对求之而不能长久的爱情流连向往,故作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号角声声,音调凄哀,我收拾行装,踏着残月的清光,出门匹马远行。年华飞逝,弹指间青春不再,又怎禁得起年年与你离别。

催马扬鞭,尘埃中穿过在乱山,徘徊寻路。蓦然想起,去年今日我正在归途经过十三陵。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2)角声:画角之声,画角一个是古代一种管乐器,古时军中多用它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因此在古诗词中,它也常作为边地孤寂空旷的意象。

(3)襆被:用包袱捆上衣被。《晋书·魏舒传》:“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智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此处则是取马背上驮着行李之意,谓旅途之艰苦。

(4)电掣:本意是闪电,这里是说那些逝去的年华如闪电般飞快。

(5)禁得番番离别:忍受着一次次的离别。禁得:忍受得住。番番:一次又一次。

(6)一鞭冲破黄埃:谓一抹斜阳照在了滚滚黄尘上。

(7)十三陵: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墓的总称。

全文拼音版

qīngpíng··jiǎoshēngāiyàn
jiǎoshēngāiyànbèituócányuèguòhuániándiànchèjìnfānfānbié
biānchōnghuángāiluànshānyǐngpáihuáiniánjīnshísānlíngxiàguīlái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画堂晨起

〔唐代〕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清平乐·朱颜渐老

〔元代〕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清平乐·莺啼残月

〔唐代〕韦庄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清平乐·秋词

〔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