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我独自一人倚偎高楼怅然远望,无限寒意的边城戍旗飘扬猎猎生风。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万里山河都是大唐的土地,在这土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戍边英雄为国献身捐躯。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边疆的愁苦不忍心去倾听,以往的事情不堪去询问。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最好脱掉文人的帽子去当一个武官,拿起武器去保卫国土立功边疆。

注释

(1)猎猎:风声。

(2)戍旗:要塞戍之旗。

(3)危楼:高楼。

(4)唐土地:指包括夏州在内的唐朝广阔国土。

(5)千古魂魄晋英雄:晋朝时期,北方大乱,五胡乱华,先后建有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大夏世祖赫连勃勃,就是夏州城建城之人(当时叫做统万城)。大夏建国后,晋朝和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于统万城,边塞战士死伤阵亡极多。

(6)离心:别离之情。

(7)边马:边塞地区的马。

(8)塞鸿:边塞的大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边塞鸿雁可以寄书,古人有“雁足传书”的故事。

(9)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表明他们的身份,但不一定有特定社会地位。

(10)校尉:武职名。隋唐为武教官,位次将军。

(11)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三十斤,六钧即拉力一百八十斤,用来比喻强弓。

登夏州城楼拼音版

dēngxiàzhōuchénglóu
hánchénglièlièshùfēngwēilóuchàngwàngzhōng
wànshāntángqiānniánhúnjìnyīngxióng
xīnrěntīngbiānwǎngshìyīngwènsài鸿hóng
hǎotuōguāncóngxiàowèizhīchángliùjūngōng

作品简介

《登夏州城楼》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紧扣诗题,交代时间、地点和眼前之景。颔联描写望中所见之万里山河,怀念战死在这块土地上的千古英雄。颈联叙述远听边马嘶呜声,仰望空中飞鸿,深感战争形势严重。尾联流露了诗人投笔从戎之意。这首诗全诗写景抒情,上下古今,气象阔大,壮怀激烈。

创作背景

诗人曾登边城夏州城楼,看到战乱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心中无限调怅,并由所见的唐代万里河山追念到晋代将士为国捐躯的赦身精神,不由得心潮激荡,作下《登夏州城楼》这首诗。

作者介绍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晚唐诗人、文学家,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其诗多讽喻现实,语言犀利,如《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揭露社会不公;《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则显愤世之慨。十举进士不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著作佐郎。诗风尖锐泼辣,与皮日休、陆龟蒙并称“晚唐三俊”,小品文《谗书》亦为讽刺杰作。罗隐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霍山驿楼

〔唐代〕李商隐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九日登一览楼

〔明代〕陈子龙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