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其一

〔唐代〕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

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一首咏长安郊外之柳,蕴含感物自伤的情思;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京城宜春苑外,柳丝细细长,恰似舞女纤弱的腰肢,在春风中悠扬地轻飏。

那赤阑桥边,是美人相思断肠的地方。令人生愁的春水啊,你汇积了多少离人泪,日夜不停潺潺流淌。

注释

(1)宜春苑:古代苑囿名。秦时在宜春宫之东,汉称宜春下苑。即后所称曲江池者,唐代为教坊乐妓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2)长条:指细长柔软的柳枝。

(3)舞腰:比况之词,状杨柳细软若舞腰。

(4)玉人:美人。

(5)肠断:一作“肠绝”。

(6)赤阑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

全文拼音版

yángliǔshǒu··
chūnyuànwàizuìzhǎngtiáoxiánniǎochūnfēngbànyāo
zhèngshìrénchángduànchùchūnshuǐchìlánqiáo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杨花

〔唐代〕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杨叛儿

〔唐代〕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杨氏之子

〔南北朝〕刘义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柳青

〔明代〕吴承恩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

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