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

〔唐代〕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作品简介

《春江晚景》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颈联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春江晚景》此诗即为作者观景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江畔林木枝叶繁茂,花朵盛开;云层与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哪里能想到征途中能遇上如此美景,春景引发的意兴更加广阔辽远。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黄昏时分,渡口边的驿亭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落的花瓣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

注释

(1)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2)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3)那:同「哪」。

(4)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一作「乡」。

(5)渺然:幽远貌,犹眇绵之意。「渺」一作「眇」。

(6)只自:副词。犹言独自。

(7)佳处:一作「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8)薄暮:黄昏时分。

(9)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10)余花:残花。

(11)客船: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全文拼音版

chūnjiāngwǎnjǐng
jiānglínduōxiùyúnxiāngxiān
zhēngféngchūnxīnmiǎorán
xìngláizhǐjiāchùnéngchuán
jīntíngxiàhuāmǎnchuán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号博物,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其诗温雅醇厚,一扫六朝绮靡,代表作《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被誉为“千古绝唱”。官至中书令(宰相),是开元盛世贤相,后遭李林甫排挤贬官。诗作含蓄蕴藉,开盛唐清淡一派,其《感遇》十二首托物言志,与陈子昂齐名。谥号“文献”,世称“张曲江”,兼具文采与政声。

张九龄的诗

相关推荐

春题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归次金陵

〔唐代〕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 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 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 杨花千里雪中行。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园即事

〔唐代〕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春梦

〔唐代〕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唐代〕李白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