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倩辞

〔唐代〕李商隐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闲。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作品简介

《曼倩辞》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借东方朔(字曼倩)的神话传说,抒写人世浮沉与仙凡怅惘。前两句“十八年来堕世间”暗指东方朔自称是天星下凡,十八年后需返回天界,而“瑶池归梦碧桃闲”以瑶池碧桃的闲静反衬尘世奔波;后两句笔锋一转,以“汉殿穿针夜”(七夕乞巧)的宫廷场景,巧妙融入东方朔窥窗见西王母侍女阿环的典故,将神话与现实交织,隐含对际遇无常的自嘲。全诗语言空灵,用典深密,在奇幻想象中寄寓了诗人对仕途困顿的感慨。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已经在人间生活了十八年, 我时常梦想着回到那瑶池仙境,与仙人闲逛。

如何才能在夜晚穿越到宫殿里,再次窥看窗中的仙子阿环。

注释

(1)曼倩:东方朔字曼倩。此借以自喻。

(2)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3)如何汉殿穿针夜:《西京杂记》:“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4)阿环:神仙上元夫人小字,曾于七月七日随西王母降于武帝宫中。见《汉武内传》。

全文拼音版

mànqiàn
shíniánláiduòshìjiānyáochíguīmèngtáoxián
hàn殿diàn穿chuānzhēnyòuxiàngchuāngzhōngāhuán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氏能远楼

〔元代〕范梈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万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宋代〕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唐代〕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摸鱼儿·谢邻女韩西馈食

〔清代〕贺双卿

喜初晴、晚霞西现,寒山烟外青浅。苔纹乾处容香履,尖印紫泥犹软。人语乱。忙去倚、柴扉空负深深愿。相思一线。向新月搓圆,穿愁贯恨,珠泪总成串。

黄昏后,残热谁怜细喘。小窗风射如箭。春红秋白无情艳,一朵似侬难选。重见远。听说道、伤心已受殷勤饯。斜阳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几片冷云展。

八公操

〔两汉〕刘安

煌煌上天,照下土兮。

知我好道,公来下兮。

公将与予,生毛羽兮。

超腾青云,蹈梁甫兮。

观见瑶光,过北斗兮。

驰乘风云,使玉女兮。

含精吐气,嚼芝草兮。

悠悠将将,天相保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