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浔阳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江州司马任上。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开篇四句,诗人疑惑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句为何能高妙清闲;中间八句,写出是因为江州的山水美景赋予了陶韦二人创作高妙清闲诗句的能力;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因才情有限,无法将所见景物完美地表达,而愧对江州河山美景的自谦之情。这首诗诗人借对古人文采的思索,及对自己能力不够的自谦,来赞叹江州河山的美好。
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贞元(公元785-805年)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被贬谪后,于元和十一年左右登上浔阳城楼,触景生情,不禁抚今追昔,留下了这一抒情诗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常常仰慕陶渊明,想知道他的文思为什么高妙而有才情。
我也常常疑惑韦应物,为什么他的诗情如此清雅闲适。
今天登上浔阳楼,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出色了。
江水一片青冷色,清澈见底;匡山树木繁茂,山峰高耸如剑直插在天空。
深夜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在湓江上,清晨香炉峰上云烟缭绕。
是这月光与江山的灵气,给了他们创造文章的灵感。
我没有他们两人那么出色的才能,又为什么来到这里呢?
只是因为登上了高楼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实在有愧如此优美的江山景色。
注释
(1)陶彭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日弃官归去,曰:“我岂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后世传为佳话。
(2)怪韦江州:怪:奇怪。韦江州:韦应物。中唐著名诗人,曾任江州刺史。韦诗善写山水田园生与陶诗一脉相承,风格清雅淡远,成就很高。
(3)有以:得以。有以知其然,即终于知道了原因。
(4)匡山:在江西。与庐山并称匡庐。从下文“炉峰”看,此处应是单指。
(5)湓浦:即湓江,源出江西。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6)平旦炉峰烟:平旦:天明。炉峰烟:香炉峰上升起的烟气。
(7)日夕:日夜。
(8)孰为:为什么。
(9)偶成句: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题邸间壁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题沙溪驿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
题游侠图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题报恩寺上方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题云际寺上方
松高萝蔓轻,中有石床平。
下界水长急,上方灯自明。
空门不易启,初地本无程。
回步忽山尽,万缘从此生。
题阳关图二首·其一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