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作品简介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情;次句“万里念将归”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第三句转为写物候,承接上两句含义,在深秋寒风飒飒之夜令人感伤不已;结句“山山黄叶飞”写深秋的景象,强调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突现了人物的形象和心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创作背景

《山中》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翻译注释

翻译

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使我想起自己已经在外乡滞留的太久。思念着万里之遥的故乡,我已准备踏上归程。

更何况现在已经晚秋风高,满山遍野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舞,让我更加思念家乡。

注释

(1)滞: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2)万里:形容归程之长。

(3)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4)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

(5)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全文拼音版

shānzhōng
chángjiāngbēizhìwànniànjiāngguī
kuàngshǔgāofēngwǎnshānshānhuángfēi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杰出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宏阔,一扫六朝绮靡之风,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骈文《滕王阁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才华早露,然英年早逝,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其文学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定重要基础。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山居

〔宋代〕徐玑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山夜闻钟

〔唐代〕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山茶

〔明代〕归有光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而洁,乃与夷叔同。

山中

〔宋代〕释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