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月亮被云层遮住昏暗不明,漆黑夜晚黝黑阴森。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半夜时分啼叫的鸡以为天将亮,煽动翅膀发出长长的鸡啼声。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蚊虫聚集在茂密草丛中,枯叶散落在寂静冷落的树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喝下陈年的甜酒让憔悴的面容泛起红晕,心中畅怀高歌巴渝。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在乱麻做的被子中迟迟等不到天亮,悲叹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如何才能排遣心中满腹的愁怀,唯有抚琴弹瑟,一抒衷肠。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在半夜吹奏起长笛,听到此乐音让自己心情渐渐的平复。
注释
(1)泱漭:不明的样子。
(2)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神,后常代指月亮。
(3)黮黤:昏暗的样子。
(4)玄夜:黑夜。
(5)寒鸡:指在半夜时分不按一定时间啼叫的荒鸡。
(6)吹:这里指鸣叫。垂长音,拉长声音啼鸣。
(7)蚋:一种似蚊的昆虫,头小,色黑,吸人畜血液。
(8)丰草:丰茂的草。
(9)散:飘散。
(10)萧林:清静冷落的树林。树叶落后是秋冬之季,树林更少生气,故称“萧林”。
(11)陈醴:陈酒。醴:甜酒。
(12)发:发动,焕发。
(13)悴颜:憔悴的面容。
(14)巴歈:亦作巴渝,歌舞名,《晋书·乐志》记载为“巴渝舞"。
(15)缊被:用乱麻做成的被子。
(16)不晓:到不了早晨。因“缊被”不暖,难过寒夜,故说“缊被终不晓”。
(17)斯叹:此叹,指“缊被终不晓”之叹。
(18)信:确实,的确。
(19)任:担当,承受。
(20)斯叹:代指胸中满腹的愁怀。
(21)瑟琴: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谐和,每以此比喻事物之和于心。
(22)长笛:长笛,乐器名,汉武帝时丘仲因羌之制截竹为之,名羌笛。本为四孔,后加一孔,以备五音,谓之长笛。
(23)中夕:半夜。
(24)消:消除。
(25)胸襟:引申为指某种心情,志趣或抱负。胸:指胸中;襟:指衣襟。襟当胸,故说胸而并及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