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是南朝杰出诗人鲍照创作的组诗《拟行路难十八首》的第一首。这首诗主要是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想要排除一切忧愁,及时行乐,思想比较消极。诗人通过赠送可以解忧的美酒、雕琴来劝人解忧,通篇不说自己,实际上是在借劝慰别人的话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词藻丰富华丽,音韵优美和谐,艺术上很有特色。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拟行路难十八首》是鲍照拟汉乐府杂曲《行路难》而作的组诗作品,《行路难》原辞已不传,鲍照这十八首拟作是今传此曲的最早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献给您金杯盛着的美酒,镶嵌玳瑁玉匣里装着的雕琴。
绣着七彩芙蓉图案和羽毛装饰的帐幔,饰有九花葡萄纹样的锦衾。
青春凋零人生就面临迟暮,寒冷的气候预示一年的时光将尽。
请您暂且减少悲伤和忧思,听我打着拍子唱一曲《行路吟》。
不见那梁台或者铜雀楼上,难道有谁还能听到古时候的管乐清音?
注释
(1)奉君金卮之美酒:这句是说把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献给你。奉:奉送。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
(2)玳瑁: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3)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
(4)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5)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
(6)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
(7)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
(8)寒光:寒冷的气候。
(9)宛转:指时序的变化。
(10)时欲沉:时将晚。
(11)裁悲:制止悲伤。裁,免除。
(12)减思:减少愁思。思,忧愁。
(13)抵节:击节。抵,侧击。节,乐器名,又叫“拊”。
(14)行路吟:指《行路难》诗。
(15)柏梁:台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建,在长安。
(16)铜雀:台名,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在邺城(今河南临漳)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17)宁:岂、何。
(18)清吹:悠扬的管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鲍照的诗
相关推荐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拟明月何皎皎诗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拟行路难·其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拟行路难·其十六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拟行路难·其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拟行路难·其九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拟行路难·其十七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