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船夫行》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诗人在江西赣江所见到的牵船民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清初战乱的一个侧面。全诗基本上四句一转韵,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语言十分质朴,以白描取胜;间有比兴与用典,又增添了诗的形象性与典雅之致。
牵船夫行
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牵船夫行》以描写赣江纤夫生活为题材,当作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施闰章调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时值清初,统治者正用兵西南,江西等地因军需供应浩繁,民不堪命。作者目睹了赣江十八滩一带纤夫生活的痛苦,因而写作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赣江有滩十八处,这里尖石排列如齿状,纤夫们终日背着牵绳牵动江船行进。
他们光着脚、穿半截衣服背纤而行,在行进中吞饭粒、饮江水以果腹。
北方来的铁骑全都乘座着船,滩势高峻,船形其中如穿过石窟一样。
船上载运无数军需食物,桅杆相连,动不动就强派大量民夫去拉纤。
县里的官员惧怕获罪而心急如火,预先征集的民夫枯坐在江边。
扣押在古庙里如同牢里的囚犯一样,要来的官兵不即来,使我们坐等,快要饿死。
沿江尽是砂石和崩裂陡峭的山石,纤夫伸长手臂,呼着号子,像猿猴一样在危崖上行走。
秋冬两季水浅船难行,春季涨水湍流急,水中藏有蛟龙,岸上又有虎豹。
豪华的战舰在军乐声中飞逝而去,江神为之动容,出来迎接。
船夫不辞劳苦为清兵拉船,用棍棒笞打催赶,已死亡过半。
看着仆卧江岸的伙伴长眠不起,他们满怀悲伤与愤怒,可谁也不敢哭出声来!
自从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征讨南粤以来,南方的江河里流着多少人的血啊!
牵船的绳子虽然拉不断,但纤夫的肝肠断绝,面对这悲惨的景象,无情的流水也发出鸣咽之声!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
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眉峰碧·蹙破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送董元达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