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韵

〔明代〕王世贞

与尔同兹难,重逢恐未真。

一身初属我,万事欲输人。

天意宁群盗,时艰更老亲。

不堪追往昔,醉语亦伤神。

作品简介

《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韵》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乱后与弟重聚所感,其特殊经历与场合,奠定了此诗沉郁感伤的基调。诗由己及弟,由亲情到国忧,语意顿挫,感情深沉,尾联以不堪回首,醉语伤神而收,亦欲说还休之意。全诗情真意切、措语自然,纯是心灵的抒发。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袭扰东南沿海,上海及江浙一带州县多处被焚掠,当时诗人正利用出差机会返回家乡太仓,得到倭患警报,携家眷至苏州城中暂时避难。在此兵荒马乱之际,与舍弟王世懋相逢,此诗即是重逢之际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你我遭受的苦难该有多深,真不敢相信竟还能再次相认。

生活啊,原应由自己主宰,但我却想把命运交给他人。

群鉴作乱难道也是上天规定?难时世更倍感友情的温馨。

往昔的岁月啊,已不堪回顾,酒醉后的乱语仍让人不忍相听。

注释

(1)输人:犹“委人”,托付给别人。

(2)宁:平定,消灭。

(3)更:替代。

全文拼音版

luànhòuchūshěxiǎoyùn
ěrtóngnánzhòngféngkǒngwèizhēn
shēnchūshǔwànshìshūrén
tiānníngqúndàoshíjiāngènglǎoqīn
kānzhuīwǎngzuìshāngshén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并称"王李",主盟文坛二十年,倡导"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著述宏富,诗文合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达四百余卷,另有《艺苑卮言》提出系统文学理论。史学著作《弇山堂别集》保存大量明代史料。虽文学主张偏重复古,但晚年有所修正,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堪称明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

王世贞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四明有狂客

〔金代〕赵秉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乱后逢村叟

〔唐代〕杜荀鹤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次韵傅惟肖

〔宋代〕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清代〕张惠言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赠道者

〔唐代〕李端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士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南海

〔宋代〕文天祥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