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牵着驴子到江边饮水,驴子鼻子吹气让波浪翻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岸上驴蹄挨着蹄儿踏地,水中驴嘴正对着江水啜饮。
注释
(1)蹄: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牵着驴子到江边饮水,驴子鼻子吹气让波浪翻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岸上驴蹄挨着蹄儿踏地,水中驴嘴正对着江水啜饮。
(1)蹄: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禅句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禅意五绝。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饮驴图景,前两句“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捕捉驴鼻触水时涟漪荡漾的瞬间,以动态细节打破江面平静;后两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构建虚实相映的奇妙镜像,蹄影重叠与嘴形对应的画面,暗合佛教“月印万川”的圆融境界。全诗语言俚俗如民间谣谚,却在二十字间完成从物象到禅理的飞跃,展现江西诗派“以俗为雅”的至高境界。
《禅句二首·其一》此诗应作于黄庭坚谪居黔州时期(约公元1095-1100年),是其参禅悟道后的即兴之作。诗中“蹄踏蹄”“嘴对嘴”的镜像结构,既源于日常观察,更暗含《华严经》“一多相即”的哲学观——与同时期《题竹石牧牛》“石吾甚爱之”的文人画意趣形成互补。这种将禅宗“日用是道”思想诗化的实践,既受其师晦堂禅师“闻木樨香否”公案的启发,也标志宋代禅诗从玄言说理向生活禅的重要转型。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
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
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
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
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
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
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
有女悲初寡,无儿泣过门。
朝争屈原草,庙馁若敖魂。
迥阁伤神峻,长江极望翻。
青云宁寄意?白骨始沾恩。
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园。
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分以忘年契,情犹锡类敦。
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
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
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自叹离通籍,何尝忘叫阍。
不成穿圹入,终拟上书论。
多士还鱼贯,云谁正骏奔。
暂能诛倏忽,长与问乾坤。
蚁漏三泉路,螀啼百草根。
始知同泰讲,徼福是虚言。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篠。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无首有身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凭将志译传番语,看尔来生敢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