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牧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五言古诗,是黄庭坚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篇。前四句写画面,分述石、竹、牧童与牛。后四句是写意,主体是牛,眼光落在牛好磨角、争斗的特点,再关合画面的竹石,于是使静的画面变得活泼生动,同时表白了自己爱竹爱石的心情,而爱竹石,正是当时文人对自己超尘脱俗的情操的寄托。
题竹石牧牛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题竹石牧牛》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当时作者在京师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黄庭坚与苏轼、李公麟同在京。苏轼与李公麟多次作画,黄庭坚题了好几首诗,这首是最出名的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
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注释
(1)野次:野外。
(2)峥嵘:山高峻貌。这里代指形态峻奇的怪石。
(3)幽篁:深邃茂密的竹林。语出屈原《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这里代指竹子。
(4)阿童:小童儿。语出《晋书·羊祜传》中吴童谣“阿童复阿童”句。这里代指小牧童。
(5)箠:竹鞭。
(6)御:驾驭。
(7)觳觫: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8)砺角:磨角。
(9)残:损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李俨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题自画大树
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落西山四海孤。
短策且随时旦暮,不堪回首望菰蒲。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二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川后年来世情了,一波分护两涯船。
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二首·其一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题元处士高亭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题酆都观读英真君丹诀
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
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题败荷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题西施石诗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
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
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
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