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吟望直

〔宋代〕赵淇

吟望直,春在阑干咫尺。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混碧。

晓露丝丝琼滴,虚揭一帘云湿。犹有残梅黄半壁,香随 流水急。

作品简介

《谒金门·吟望直》是宋代词人赵淇的词。这首词写春景,富有山野云烟之趣,诗情画意盎然。“吟望直,春在栏杆咫尺。”二句通过写词人所居山房的栏杆外即是大自然,开篇便将人与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混碧。”二句写景如画,透露出词人热爱山川自然的隐逸之趣。“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诗句,感悟到一种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这首小词全是写景,但景中有人,勾画了一位凭栏吟望、揭帘看山的山野高士形象,情景交融,词风闲雅恬淡,给人以美的享受。

翻译注释

翻译

凭栏眺望前方,正沉吟间,却发现在栏杆不远处,已透出了浓浓的春意。高耸的山峰直插碧宵,峰顶尚有未消融的积雪在反射着寒光,与碧空融为一体。野花争奇斗妍,疏朗的花枝倒映在水中。

清晨,露气弥漫,丝丝沁人心脾,那凝结的露珠晶莹恰如点点碎琼乱玉。拉开窗帘,帘上带着浓郁的湿气。黄梅半残,掩映在墙壁间,那凋谢的花瓣落入山涧,连同它的幽香,一起随着湍急的流水漂走了。

注释

(1)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古代以八寸为一咫。

(2)玉壶:原为玉雕壶,此指山上白雪未化如玉壶或倒立之花,比喻碧空。

(3)混碧:指山上白雪混接远天碧空。

(4)琼:美玉。

(5)云湿:即女子发髻如浓云润泽。

(6)残梅:谓尚有残梅之黄映照半壁,香随急流水而去。也有女子自喻,指色衰之意。

全文拼音版

jīnmén··yínwàngzhí
yínwàngzhíchūnzàilángānzhǐchǐshānchāhuādàoxuěmíngtiānhùn
xiǎoqióngjiēliányún湿shīyóuyǒucánméihuángbànxiāngsuí liúshuǐ

作者介绍

赵淇(?—?),字元建,号平远,又号太初道人、静华翁,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宋末官直龙图阁、广南东路发运使,加右文殿修撰,尚书刑部侍郎。宋亡后降元,至元中署广东宣抚使。入大都谒见元世祖,拜湖南道宣慰使。有文集20卷,今已失传。赵淇又能绘画,词传世者仅一首。

相关推荐

谒金门·留不得

〔五代〕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谒金门·美人浴

〔五代〕阎选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双髻绾云颜似玉,素娥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谒金门·春半

〔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空相忆

〔唐代〕韦庄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谒金门·花满院

〔宋代〕陈克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谒金门·春雨足

〔唐代〕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谒金门·秋感

〔宋代〕苏轼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月明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