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自遣》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诗人念年光消逝,而蜗此山居;颔联和颈联描写春宵的所见所闻,无不美好;尾联描写了诗人摆脱了世事纷乱后的从容、恬静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流丽,韵味深厚。
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诗人闲居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写下《春宵自遣》这首诗以遣怀。
翻译注释
翻译
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
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满了苔藓。
我无比畅快地寄情于琴韵酒兴,忘记了自己身处深山人家。
注释
(1)胜:风景优美。
(2)遗:忘。
(3)尘事:世俗交际之事。
(4)岁华:年华,亦指美好景物。
(5)当:对,映照。
(6)任:任凭。
(7)陶然:舒畅快乐的样子。
(8)恃:倚赖。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草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春游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春草宫怀古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春日行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春不雨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春草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
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