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是唐代诗人杨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把笔和锥子对比,突出了笔的用途无坚不摧;后两句把笔端和刀端、舌端相比,表明首先要重视的是笔端,所以作者给笔下一“冠”字。此诗运用典故、比拟、夸张,句句写笔,句句衬人,写得凌厉果断,锋芒四逼。
笔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人幼聪悟,十三岁时,其兄杨发欲试其才,一次以咏笔为题,以“钻”为韵,命赋诗,立就。
翻译注释
翻译
虽然它不是能脱颖而出的物件,但无论多坚硬的东西它都能钻穿。
有朝一日掌握了朝政大权,定会居三端之首谁都听它调遣。
注释
(1)匪囊中物:匪:同“非”。囊中物:典出“毛遂自荐”。战国时,平原君为解邯郸之围,需要有文武全才的食客同往。平时并没显露才能的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认为,人的才能就像在囊中的锥子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显露,而毛遂却从未显露,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毛遂答道:“现在就请你将我放在囊中吧,看我能否显露才能。”后来他果然帮助平原君解了邯郸之围。杨收在诗里运用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志向。
(2)坚:坚硬的东西。
(3)操政柄:指掌管朝政大权。
(4)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刀)锋端、辩士(演说家)的舌端。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召南·何彼秾矣
何彼秾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潘妃曲·一点青灯人千里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清溪半夜闻笛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江神子慢·玉台挂秋月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余香,惹鸳鸯结。
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羊肠坂
浩荡云山直北看,凌兢羸马不胜鞍。
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更觉难。
衣上风沙叹憔悴,梦中灯火忆团圞。
凭谁为报东州信,今在羊肠百八盘?
蝶恋花·谁道人间秋已尽
谁道人间秋已尽。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幂青松顶。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