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曲》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诗的首联描绘火光炯炯,香烟袅袅升起的景象;颔联描写夜色深沉,时间仿佛凝固在无尽的漫漫长夜之中;颈联视线由远及近,转至庭院之中;尾联将笔触聚焦于宴会本身。
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手执红烛引着武帝至尚衣轩。
长夜漫漫,不知已是什么时候,邻近的鸡还未打鸣,寒雁已经飞过去了。
庭院前的雪将松桂压得低低的,长长的走廊下那点点烛光迷茫的笼罩着这一切。
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
注释
(1)博山:即博山炉,又叫博山香薰,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2)纱笼:纱质的灯笼。
(3)嘈:即喧闹,嘈杂。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更漏子·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钟鼓寒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更漏子·本意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更漏子·相见稀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更漏子·雪藏梅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更漏子·今夜期
今夜期,来日别,相对只堪愁绝。偎粉面,捻瑶簪,无言泪满襟。
银箭落,霜华薄,墙外晓鸡咿喔。听咐嘱,恶情悰,断肠西复东。
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