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山

〔宋代〕袁瑨

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

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

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

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

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

拄着拐杖漫步在白云缭绕的山间,云深雾重,竟不知自己身处何处。

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

恍惚间好似见到了云中君,原来他就住在这白云深处。

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

云神抬起手拨弄着竹林间的云霭,还招手邀我踏上云端。

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

云端的路途漫长无边,我多希望能乘着黄鹤飞去。

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可黄鹤一去不再返回,唯有白云依旧自在地来去。

注释

(1)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2)岑:小而高的山。

(3)云中君:云神,一说月神。

(4)驭:驾驭。

游白云山拼音版

yóubáiyúnshān
zhàngbáiyúncényúnshēnzhīchù
huǎngjiànyúnzhōngjūnbáiyúnxiāngzhù
shǒunòngzhúyúnzhāodēngyún
mànmànyúnzhǎngyuànchénghuáng
huánghuíbáiyúnlái

作品简介

《游白云山》是南宋诗人袁瑨创作的山水诗作,全篇围绕广州白云山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展开。诗中通过"云深不知处""白云自来去"等意象描绘雨后青山的氤氲景致,结合"云中君""黄鹤驭"等仙道传说意象,塑造出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该诗作为白云山宋元时期文人题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乘黄鹤"意象与李白、郭祥正等人的诗歌形成文学传承关系,被收录于广州碑林等文化遗迹中。

相关诗文

游西湖

〔宋代〕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游终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游西池

〔魏晋〕谢混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诫其多。

游岳麓寺

〔明代〕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明代〕王守仁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特早发,征夫已先途。

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乌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游泰山六首·其六

〔唐代〕李白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游洞庭东山诗序

〔明代〕文徵明

洞庭两山,为吴中胜绝处。有具区映带,而无城闉之接,足以遥瞩高寄。而灵栖桀构,又多古仙逸民奇迹,信人区别境也。

余友徐子昌国近登西山,示余《纪游》八诗,余读而和之。于是西山之胜,无俟手披足蹑,固已隐然目捷间;而东麓方切倾企。属以事过湖,遂获升而游焉。留仅五日,历有名之迹四。虽不能周览群胜,而一山之胜,固在是矣。一时触目摅怀,往往托之吟讽。归而理咏,得诗七首。辄亦夸示徐子,俾子继响。

昔皮袭美游洞庭,作古诗二十篇,而陆鲁望和之。其风流文雅至于今,千载犹使人读而兴艳。然考之鹿门所题,多西山之迹;而东山之胜,固未闻天随有倡也。得微陆公犹有负乎?予于陆公不能为役,而庶几东山之行,无负于徐子。弘冶癸亥冬十月。

游泰山六首·其三

〔唐代〕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