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全诗言少意丰,隐而不露,含蓄委婉。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却句句关柳,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柳》此诗大约是唐宣宗大中五年( 851年)诗人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李商隐在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后的几年离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咏柳诗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发感慨。此诗即为其中一首。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
翻译注释
翻译
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是乐游苑让人断肠的春天。
为什么在今天这萧瑟的秋日,已经身披夕阳又要满带鸣蝉。
注释
(1)东风:指春风。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
(2)舞筵:歌舞的筵席。
(3)乐游:乐游原的省称,也叫乐游苑,在唐代长安东南,今陕西西安市郊。
(4)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5)肯到:会到。
(6)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7)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树满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柳营曲·江上烟艇闲
江上烟艇闲,雨蓑乾,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
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柳梢青·何事沉吟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柳枝五首·其五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枝五首·其四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柳梢青·锦样江山
锦样江山,何人坏了,雨瘴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柳州开元寺夏雨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柳枝·腻粉琼妆透碧纱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
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柳枝词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