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是五代词人孙光宪写的一篇词作。此词上片写帝子深夜难眠,下片写她思汉愁情,全篇着重环境的渲染 ,写出了身在异国的帝子思汉的情绪,是爱国思想的表现。
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在五代至宋初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事较为频繁;作为花间派重要代表的孙光宪,也摆脱了绮靡浮艳风格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苍凉遒劲的词风;这首词就是为反映许多长年戍边在外的征夫有家也不能归的社会现实而写的 [9] 。
翻译注释
翻译
凄清的秋夜,和亲的公主躺在枕头上,帐幕上凝结着寒冷的秋霜,三更的明月洒下皎洁的月光。
不知何处的戍楼上有人在寒夜里吹起横笛,忧伤的笛声将她从残梦中惊醒。遥想中原故国已远在万里之外,她不禁珠泪纵横。
注释
(1)帝子:天女或神女称帝子,一说本指娥皇、女英;帝王之女的通称;这里指赴西番和亲的公主。
(2)霜幄:幄:篷帐、帐幕。霜幄:沾满霜露的帐篷,一说指雪白的帐子。
(3)月华:月光。
(4)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一说戍所的城楼。
(5)汉关:汉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一说汉人在边境设的关塞。
全文拼音版
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作者介绍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出身农家,少好学。高季兴割据荆南,延揽文士,遂为掌书记,历事从诲、保融、继冲三世,累官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大夫。公元963年(乾德元年),宋军假道平湖南,力劝继冲以地降宋。入宋,为黄州刺史。工词,《花间集》和《尊前集》录其词凡八十四首,是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者。勤学聚书,好自抄写校雠。博通经史,著有《北梦琐言》。
孙光宪的诗
相关推荐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玉郎消息,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