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品简介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以童心视角记录冬日童趣。前两句"金盆脱冰"与"彩丝穿钲"展现儿童的奇思妙想;后两句"玉磬穿林"的清越与"玻璃碎地"的突兀,构成听觉上的戏剧性转折。全诗以"脱-穿-敲-碎"为动作序列,语言活泼如儿歌却暗含音律之美,体现"诚斋体"对生活瞬间的敏锐捕捉。

创作背景

《稚子弄冰》此诗作于公元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翻译注释

翻译

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注释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3)钲: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4)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5)玻瓈: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全文拼音版

zhìzinòngbīng
zhìzijīnpéntuōxiǎobīngcǎi穿chuāndàngyínzhēng
qiāochéngqìng穿chuānlínxiǎngzuòsuìshēng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