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客况》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题为“客况”,抒发的正是一种“志不得伸”的感慨,因为对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做地方官往往使意味着仕途失意。前边三句是对自己境遇的描写,后边三句借韩信的史事诉说自己仍存的志向。全曲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情绪并不低沉悲伤,而是激越昂扬,有强烈的鼓舞力量。
卖花声·客况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
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卖花声·客况》是张可久感叹自己落魄江湖,希望得到重用,施展才能的一首小令。从内容和语气看,这首小令当是张可久前期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落魄江湖已经十年,只能客居江滨,曾经几次遭遇了“雷轰荐福碑”那样的倒霉事情,作为男子汉没有好机遇也只能暗自伤心。
想到淮阴侯韩信年少时也是颇不得志,同样可以率领汉军打败项羽,气昂昂登坛拜帅,何等洋洋得意。
注释
(1)卖花声:曲牌名,入中吕宫,用于散曲小令。
(2)落魄江滨:流落江湖,遭遇困顿。
(3)雷轰荐福碑:书生张镐十分穷困,范仲淹想拓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写的《荐福碑》一千张给张作路费,不料半夜里一声炸雷把荐福碑给轰碎顾。事见《冷斋夜话》。后来马致远根据这个故事,写了杂剧《荐福碑》。
(4)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韩信是淮阴的少年,后来被刘邦登坛拜为大将,指挥军队,打垮项羽,立下了不世的功业。最后却被吕后设计斩于长乐钟室。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卖花声·五载赋游仙
五载赋游仙。玉宇琼天。小怜情绪独缠绵。堪笑当时真孟浪,判袂飘然。
再到凤城边。蘅梦前缘。檀心兀自苦难捐。青豆深房花事过,杜牧当年。
卖花声·夏闺
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卖花声·游圆山琵琶坂董仙祠
何处是仙家?仙坂琵琶,满山开遍水仙花。
此是真人栖隐地,细草平沙。
痼癖中烟霞,梦断京华,来年双鬓已皤皤。
愿与仙人为弟子,采药烹茶!
卖花声·飞出一帆轻
飞出一帆轻。远阁如汀。西湖到了玉田生。
来吊三生飘泊处,水瘦花冥。名字满春泠。
句写鸥曾。白云无恙古今情。
小影绿波还认得,也似前清。
卖花声·柳
烟外柳丝丝。雨困云痴。长亭秋老又多时。
别后飘零谁更管,人隔相思。风已不禁吹。
腰弱难支。章台青袅一枝枝。
曾是旧游攀折处,应惜芳菲。
卖花声·哲夫与其夫人张倾城合绘梅聘海棠图见贻填此为谢
一幅艳容光。活色生香。胭脂队里铁心肠。
我自爱花花不语,谁与商量。厚贶故心将。
此意难忘。寄侬绢素壁间张。
一种闲愁消不得,来对红妆。
卖花声·小影落金尊
小影落金尊。绿蘸眉痕。东风吹急燕生嗔。
红到桃花无缝处,藏了春人。旧曲惯翻新。
不动歌尘。累侬千遍唤真真。
分付秋波休更转,留住些魂。
卖花声·题陈衡山梧月山馆图
庭际碧梧轻。霁月笼明。一枝一叶总秋声。
但到秋声听不得,听也凋零。琴绪断还生。
故国霜清。絮虫莫更不平鸣。
北斗渐阑书渐远,南雁无情。
卖花声·万感比前轻
万感比前轻。平远沙汀。词仙秋泪忽潮生。
旧事伤心天水碧,玉笛吹冥。一派好西泠。
歌舞销曾。湖山多故为多情。
换了当年南渡样,早是皇清。
卖花声·竹外一枝斜
竹外一枝斜。凉透纹纱。晓风吹梦堕天涯。
输与胎仙眠未醒,抱月偎霞。芳讯到林家。
幽思偏赊。南楼倚笛鬓先华。
解道暗香疏影句,不负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