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菊潭

〔金代〕元好问

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

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

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

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

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欺?

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

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

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

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

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

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

期会不可违,鞭朴伤汝肌。

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

作品简介

《宿菊潭》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通过一次出外对民情视察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与“田父”的问答,表达了对豪强横恣的憎恶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元好问任内乡县令,常出外视察民情,亲眼看到了农民迫于租税,难以为生的悲惨处境,心里充满了替朝廷催租和为百姓解困的矛盾。就在这种县令职责和做人良心的矛盾折磨之中,诗人写下了《宿菊潭》这首诗歌。

翻译注释

翻译

老农夫站立在我的马前,都是来赶赴县令的约集;

请父老暂且不要散去,问你们一些我的难疑。

理政事本是古来的难题,我的才能又与这不太适宜;

自上任到如今已有三月,恩与惠却没施一毫一厘。

你们乡那些孤寡贫民,是否被豪强践踏凌欺?

聚众争吵的是哪几个?喜欢斗殴的又知是谁?

当官的只有一对耳目,百里内事情哪能尽知?

东边的州县长官清廉,衙门的差役少扰乡里;

我虽曾禁止小吏们随意外出,岂没有差役乘夜去叩打你们的门扉?

请认真地教导你们的子孙,努力地劳动摆脱寒饥。

军租像流星那样急迫,纳税的日子切莫误期。

纳税的期限不可违误,鞭抽棒打的刑罚,恐怕会伤害你们的肤肌。

伤害了肤肌还不算什么,折磨农人才让我伤悲。

注释

(1)菊潭:又名菊水,在今河南内乡西北六十里处。

(2)田父:年长的农人。

(3)长官:宋元时俗语称县令为长官。

(4)期:约会,约集。

(5)父老:对年高有德者的尊称。

(6)令:县令,这里是作者自称。

(7)单贫:孤寡贫穷的人。

(8)宁:反诘副词,等于说“无宁”、“无乃”,意思是“莫不是”、“岂不是”。

(9)豪右:豪强贵族。古时以右为上位,贵族居住在闾阎的右边,因而称为右族。

(10)聚讼:众人在一起争论不休。

(11)健斗:喜欢打架,这里指经常打架的人。

(12)百里:指县境之内。古时一个县的地盘约百里方圆,因此以百里为县的代称。

(13)东州:这里指内乡东边的州县,当是指的南阳。

(14)白昼:原是泛指官府中定员之外的差役,这里是指当班的差役。

(15)将无:岂无,难道没有。

(16)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或”“和”。

(17)逃:避开;摆脱。

(18)星火:流星,比喻急迫。

(19)期会:期限。

(20)鞭朴:皮鞭和荆条,两种打人的刑具。这里用为动词,意为用皮鞭和荆条抽打。

(21)夭阏:在这里意为摧残,折磨。

全文拼音版

宿tán
tiánqiánláizhǎngguān
lǎoqiěwǎngwènsuǒ
mínshìsuǒnánlìngcáiyòufēi
dàoguānsānyuèhuìháo
xiāngzhīdānpínníngwèiháoyòu
sòngrénjiàndòushìshuí
guānréněrbǎiānnéngzhī
dōngzhōuzhǎngguānqīngbáizhòuxiàcūn
suījìnchūjiāngkòufēi
jiàoziruòsūntáohán
jūnxīnghuǒhuìqièwéi
huìwéibiānshāng
shāngshàngyúnyāoèlìngrénbēi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宿湖中

〔唐代〕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宿云门寺阁

〔唐代〕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宿云际寺

〔唐代〕温庭筠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到今。

宿江边阁

〔唐代〕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