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七

〔唐代〕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作品简介

《感遇十二首》是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创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

翻译注释

翻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哪里是因为她所处地方的气候温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注释

(1)伊:语助词。

(2)岁寒心:意即耐寒的特性。

(3)荐:进奉意。

(4)树:种植意。

全文拼音版

gǎnshíèrshǒu··
jiāngnányǒudānjīngdōngyóu绿lín
nuǎnyǒusuìhánxīn
jiànjiānàichóngshēn
yùnmìngwéisuǒxúnhuánxún
yánshùtáoyīn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号博物,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其诗温雅醇厚,一扫六朝绮靡,代表作《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被誉为“千古绝唱”。官至中书令(宰相),是开元盛世贤相,后遭李林甫排挤贬官。诗作含蓄蕴藉,开盛唐清淡一派,其《感遇》十二首托物言志,与陈子昂齐名。谥号“文献”,世称“张曲江”,兼具文采与政声。

张九龄的诗

相关推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唐代〕陈子昂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九

〔唐代〕陈子昂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感遇二首·其一

〔唐代〕柳宗元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