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风·防有鹊巢

〔先秦〕诗经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哪见过堤上筑鹊巢,哪见过土丘长水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愁苦又烦恼。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哪见过庭院瓦铺道,哪见过山上长绶草。谁在离间我心上人?我心里害怕又烦恼。

注释

(1)陈风:即陈地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

(2)防:水坝。一说堤岸;一说即“枋”,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3)邛有旨苕:邛(qióng):土丘,山丘。旨:味美的,鲜嫩的。苕(tiáo):一种蔓生植物,生长在低湿的地上。一说紫云英,一说凌霄花,一说翘摇,一说苇花。

(4)谁侜予美:侜(zhōu):谎言欺骗,挑拨。予美:我的爱人。美,美人儿,心上人,指作者所爱的人。

(5)忉忉:忧愁不安的样子。

(6)中唐:古代堂前或门内的甬道,泛指庭院中的主要道路。唐,朝堂前和宗庙门内的大路。唐,一说通“堂”,一说通“塘”。

(7)甓:砖瓦,瓦片。一说通“䴙”,野鸭子。

(8)鷊:借为“虉(yì)”,杂色小草,又叫绶草,一般生长在阴湿处。

(9)惕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的样子。

陈风·防有鹊巢拼音版

chénfēng··fángyǒuquècháo
fángyǒuquècháoqióngyǒuzhǐtiáoshuízhōuměixīnyāndāodāo
zhōngtángyǒuqióngyǒuzhǐshuízhōuměixīnyān

作品简介

《陈风·防有鹊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近现代学者多以为这是相爱的人为害怕离间而失去爱情所唱的诗歌。此诗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猜测、推想、幻觉等不平常的心理活动,表现相约失期、候人不至的惆怅心绪,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其主要艺术特色是大量运用比喻,比喻中采用的是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比喻人世间也不可能出现的情变。

创作背景

关于《陈风·防有鹊巢》的背景,《毛诗序》说:“《防有鹊巢》,忧谗贼也。宣公多信谗,居子忧惧焉。”朱熹则不同意此说,认为这是一首情诗。他在《诗集传》中说这是“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离间)之词”。朱熹的说法,抓住了诗歌情绪的焦点,又从“予美”二字引伸,才得出情诗的结论。现代学者多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此诗是为相爱的人害怕离间而失去爱情所创作的。

相关诗文

桧风·隰有苌楚

〔先秦〕诗经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陈风·衡门

〔先秦〕诗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陈风·东门之枌

〔先秦〕诗经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陈风·宛丘

〔先秦〕诗经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陈风·墓门

〔先秦〕诗经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桧风·素冠

〔先秦〕诗经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陈风·东门之池

〔先秦〕诗经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桧风·羔裘

〔先秦〕诗经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