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诗人失意之作。第一首以纵色使财交游贵宦的长安少年与孤寒落魄憔悴夜读的灵台书生相对照。
行路难二首·其一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时高适二十岁。诗中有“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之句,灵台在长安西,高适另有《别韦参军》诗云“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可知这两首诗大约是他二十岁西游长安时所作。周勋初《高适年谱》说高适“初游长安,不遇,甚失意”。这两首诗就是他失意之时的作品。
翻译注释
翻译
长安的少年有很多钱,骑着骏马挥着金鞭。
与权贵们在大道边相遇,于是留连在美人歌舞之间。
如斗大的黄金也不珍惜,而片言只语却不轻弃。
哪里知道憔悴的读书人,夜晚宿在灵台自伤自怜。
注释
(1)行路难: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2)长安少年:指京都的豪侠少年。
(3)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谓长安少年与权贵相逢,相与流连声色。五侯,西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封外戚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候、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受封,当世称为五侯。事见《汉书·元后传》。东汉光武帝、桓帝时亦有受封五侯者,后世因以“五侯”泛指权贵。
(4)黄金如斗:语出《晋书·周顗传》:“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5)片言如山:语出《论语·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6)灵台:相传为周武王所筑,用以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以西。《后汉书·第五伦传》李贤注引《三辅决录》,谓第五伦少子颉“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客止灵台中,或十日不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路难二首·其二
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愁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行香子·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行香子·芙蓉
如此红妆,不见春光,向菊前、莲后才芳。雁来时节,寒沁罗裳。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霜。
兰舟不采,寂寞横塘。强相依、暮柳成行。湘江路远,吴苑池荒。恨月蒙蒙,人杳杳,水茫茫。
行香子·寓意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金张七叶,纨绮貂缨。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郑子真、岩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轻。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莫辞烦。
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恨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行行游且猎篇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