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五言排律。该诗通过记叙作者初到贬谪之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仕途遭到挫折的苦闷和对青年时期在洛阳那一段潇洒生活的怀念。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
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
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
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
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
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
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
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
自兹惬所适,便若投山猿。
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
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
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
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
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
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
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
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
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
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
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
相将日无事,上马若鸿翩。
出门尽垂柳,信步即名园。
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
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
青苍缘万仞,杳蔼望三川。
花草窥涧窦,崎岖寻石泉。
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
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归坐正杯盘。
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
寒篁暖凤嘴,银甲调鴈弦。
自制白云曲,始送黄金船。
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
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
插花云髻上,展簟绿阴前。
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
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
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
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排律是欧阳修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4年)冬天在夷陵所作。该诗创作的前一年(公元1033年),作者与梅尧臣相识郊游,后来梅尧臣返回都城,离开作者。青年欧阳修因怀念知心朋友梅尧臣,写下这一篇忆旧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们刚刚离别一年,竟有了无限的相思之苦。
这时我才知道,人的一生中,快乐的事情很少,而悲伤的事情很多。
我每每回忆年轻时候的日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人世如此艰难。
那时的我放荡不羁无所阻隔,不拘小节,摆脱了很多束缚。
我去年(公元1031年)三月来到洛阳,正是春深时节,花儿还没有凋落。
龙门青翠,郁郁葱葱,伊水清澈,潺潺流淌。
我就在伊水边见到您,刚刚见到您我的脸上就露出欢笑。
我们拜谒了大尹钱惟演,一起在香山漫步。
我感觉十分惬意,就像笼子里的猿猴被放归山林。
幕府中有众多文人,钱惟演爱慕贤德的人才。
谢绛风骨极佳,远远超出凡人。
尹洙内心磊落,喜欢谈论远古的传说与历史。
尹言不爱讲话,但是背诵起来诗书滔滔不绝。
富弼喜欢喝酒,喝一百杯酒脸都没有红。
王复喜好清闲悠远的生活,和谢安尚未出仕时那样闲逸风流。
杨子聪担任参军,座驾常常披着破马鞍。
张先因脱发败顶,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摘下帽子。
孙延仲才华扩大奇崛,非常喜欢作政论文章。
梅圣俞擅长吟诗,我们都称其为阆苑仙葩。
我自号达老,喝醉时一定像张颠那样。
洛阳是千年古都,千家万户都像风烟一样美丽。
宫阙显得荒凉,城市里外都如河山般壮丽。
我们相随多日平平淡淡,骑上马就像飞鸿翩跹。
走出门垂柳遍布视野,我们在名园中信步。
我们选取鲜嫩的珠子,欣赏清澈池水中的锦鳞。
凋谢的花儿洒满酒杯,杨柳的飞絮轻拂马鞍。
我们看尽清水翠竹,然后爬到嵩山顶峰。
我们在青山中爬得很高,在雾霭中看尽三川。
我们在山洞中窥探花草,在崎岖山路中寻找泉水。
你站在树旁吟诗,我侧着身子醉卧在云朵上面。
子聪怀疑太阳快要落山,说就像是信手攀援。
我们一起在三醉石上题诗,在八仙坛停留。
欣赏流水白云的心已经疲倦,我们就一起饮酒作乐。
歌妓仅仅十八岁,舞姿十分妖娆。
歌女吹笙非常动听,歌女弹琴十分悦耳。
我自己为笙箫曲作上歌词,并送她了大酒杯。
珠帘卷着明月,夜气就像春天的云烟。
灯光将花儿染成粉色,酒让脸泛红。
东堂的石榴花开得正好,将裙腰点缀得鲜艳。
我在云髻上插一朵花,在绿树阴前铺开垫子。
快乐的事情不能达到,宴酣的歌声变为哀叹。
钱惟演因事得罪,被罢“同平章事”,贬谪到随州去当节度使。
我在伊水畔送别他,互相凝视,泪眼潸潸。
腊月的时候相公离开,接着您进京参加礼部会考。
我送您到白马寺,您一个人骑行进了东上门。
旧时的宫府中还有谁与我同在,新年时只有我没有归还。
这时我写下这首诗篇,听的人都依依不舍。
注释
(1)梅圣俞:即梅尧臣,字圣俞。
(2)无所阂:无可阻挡。
(3)落魄:不拘小节。
(4)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
(5)惬:满足。
(6)投:放。
(7)幕府:地方军政掌管的官署,这里指钱惟演的府署。
(8)相公:指钱惟演。
(9)迥出:远出。
(10)王霸:王道和霸道。
(11)吟哦:指作诗。
(12)阆仙:神仙。
(13)相将:相随。
(14)渌:清澈。
(15)缘:攀援。
(16)杳霭:远处的云气。
(17)窦:山洞。
(18)欹云眠:侧身睡在云朵上面。
(19)飞琼:侑酒的歌女。
(20)云髻:高高的发髻。
(21)簟:竹席。
(22)潸潸:不断流泪的样子。
(23)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任村马铺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
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
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平陆。
秫黍冥冥十数家,仰视荒蹊但乔木。
冰盘羹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
尔来百口皆年少,归与何人共此悲。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
书光化军寺壁
万家云树水边州,千里秋风一锡游。
晚渡无人过疏雨,乱峰寒翠入西楼。
书扇示门人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书孟德传后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书吴道子画后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予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