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歌二首》是汉武帝刘彻创作的组诗。这组诗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即兴而作的,它们生动地记述了西汉时期一次规模宏大的治河史实。第一首集中写黄河瓠子河堤决口以后洪水造成的危害。
瓠子歌二首·其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旰旰兮闾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
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瓠子歌二首》这是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五月,河决濮阳,淹没了十六郡,东南注入钜野泽,与淮河、泗水相通。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动数万人修复瓠子堤防。汉武帝亲临决口,祭祀水神,沉白马玉壁于河,仪式十分隆重而虔诚。又令群臣和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一律参加堵塞决口劳动,并运用质朴的语言及骚体诗的形式,写了《瓠子歌二首》,以反映“泛滥不止愁吾人”的重大灾情以及“宣房塞兮万福来”的强烈愿望。
翻译注释
翻译
瓠子大堤决了口啊,我们可该怎么办?水势汹涌一片汪洋啊,无数村庄院落全被淹!
村庄院落全被淹啊,广大灾区丧失了宁静。堵口工程没有结束之日啊,鱼山上的石头要被用光铲平。
铲平鱼山也是徒劳啊,巨野大泽跟着又四溢横冲。鱼群纷纷能够到处畅游啊,时令而今又迫近了严冬。
河身故道已被破坏了啊,河水只好离开正常的线路。蛟龙得以纵情地奔腾啊,它们正在恣意地向远方游浮。
河水如果回归故道啊,河神就不再能胡行乱闯。我若不去泰山封禅啊,咋能具体了解水灾状况?
请替我告诉河伯这位尊神啊,他为什么竟会这样不仁?他使河水泛滥不止啊,他要想愁死我们这些人!
高高的啮桑亭已被淹没了啊,淮河、泗水的河床也都灌满。河水多年不能回故道啊,那是因为护河大堤被冲断。
注释
(1)决:决口。
(2)浩浩旰:水盛大貌。
(3)闾:二十五家相聚称为闾,此泛指村庄。
(4)殚:尽,完。
(5)地:指梁楚之地,包括今河南商丘及江苏徐州一带地区。
(6)吾山:即鱼山,在今山东东阿。
(7)钜野:古湖泽名,即钜野泽,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已湮没。
(8)沸郁:纷纭繁多貌。
(9)柏:通"迫",逼近。
(10)延道:当作“正道”,指正常的水道。
(11)弛:毁废。
(12)骋:恣意。
(13)旧川:指黄河故道。
(14)沛:安宁。
(15)封禅:指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去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
(16)外:指外面河水泛滥的真实灾情。
(17)河伯: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8)吾人:吾民,我的臣民。
(19)啮桑:亭名,在今江苏沛县西南。
(20)淮泗:泗水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同淮河一块连称淮泗。
(21)反:同“返”。
(22)水维:河水的纲维,指河堤。缓,断,指决口。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刘彻的诗
相关推荐
结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阳春曲·赠海棠
玉环梦断风流事,银烛歌成富贵词。
东风一树玉胭脂,双燕子。曾见正开时。
舟中晚起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周颂·桓
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送羽林陶将军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金陵十二钗正册·薛宝钗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水仙子·退毛鸾凤不如鸡
退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
有一日起一阵风雷,虎一扑十硕力,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