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杭州城》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主要是吟咏杭州城的美景,诗紧紧围绕作者登临杭州城所见景物来写,将思乡之情表达得十分自然,于壮阔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深挚的情怀。全诗视野开阔,景象逼真,动静相生,自然天成,是郑谷诗中的佳作。
登杭州城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自古钱塘美景,文人骚客赋诗甚多。郑谷游杭州时也为钱塘美景所吸引,因作此诗。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在烟雾弥漫浩渺无际的江天以外,夕照中我登上杭州城头极目观看。
潮水到来时茫茫无涯江海成一片,远处树叶落尽可以看见其他大山。
晴空万里沙鸥尽情翱翔越飞越远,夜里渔人的歌声透露出得意安闲。
时至岁末我浪游在外却不能回家,心追逐着那片风帆直到很远很远。
注释
(1)漠漠江天:漠漠:广阔貌。一作“故国”。江天: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
(2)返照:夕阳,落日。
(3)来无别浦:来:一作“平”。无别浦:意谓潮水盛大,江海连成一片,看不到钱塘江入海处。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4)木落:树叶凋落。
(5)他山:别处的山。
(6)沙鸟:沙滩或沙洲上的水鸟。
(7)岁穷:岁末。
(8)片帆:孤舟;一只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郑谷的诗
相关推荐
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登太白楼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
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登古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