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都护还边

〔唐代〕卢纶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作品简介

《送韩都护还边》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送别诗。此诗塑造了韩都护好勇知兵、久经沙场、斗志不衰的英雄形象,对韩都护至老仍为国寂寞还边深表同情。全诗包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翻译注释

翻译

勇猛的将军,你很早的时候就已名扬四海,在那上将之间争雄斗胜。

寒来暑往,征战疆场,春风几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围猎是惯常之事。

打仗布阵,三军像龙蛇一样首尾相应;指挥行军,行动迅疾而隐秘。

今日将军回归边地,部曲散尽,过萧关时只见白发满头,情景落寞寂然。

注释

(1)争雄上将:争雄:争胜,争强。上将:主将,统帅。

(2)塞:指边塞。

(3)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4)阵合龙蛇: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5)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6)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7)白首:人老发白。

(8)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全文拼音版

sònghándōuháibiān
hǎoyǒngzhīmíngzǎozhēngxióngshàngjiāngjiān
zhànduōchūnsāilièguàndēngshān
zhènlóngshédòngjūncǎoxián
jīnláijǐnbáishǒuguòxiāoguān

作者介绍

卢纶(739—799),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安史之乱中避难鄱阳,后屡试不第,经元载推荐入仕,官至检校户部郎中。其诗以五七言近体见长,《塞下曲》六首写军旅生活,雄浑豪迈;《晚次鄂州》写羁旅愁思,含蓄深沉。作为大历时期边塞诗代表,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对后世边塞诗创作影响深远。《全唐诗》存其诗五卷,与钱起并称"钱卢",体现了中唐诗风的过渡特征。

相关推荐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唐代〕王维

寥落云外山,迢遥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想思,南风吹五两。

送平澹然判官

〔唐代〕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送春

〔宋代〕朱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代〕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唐代〕李白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