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唐代〕李贺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地面上小草泛着嫩黄的暖色,虽然天空中的云显得那样的灰暗,可是却挡不住春天的生气勃勃。这时飞絮迎面扑来,轻轻的从我脸颊上滑过,好像是在安慰我,并为我送行。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我曾经说过,自己要像刘邦斩白蛇用的宝剑一样,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可我还一事无成,却决心要飞走了。走就走,为何还要让我带着病身辞官回乡,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我病了吗?

注释

(1)权璩:字大圭,唐代文学家权德舆之子。

(2)杨敬之:字茂孝,唐代文学家杨凌之子。

(3)云昏:犹云灰暗貌。

(4)宫花:从宫苑飘出的飞花,此处犹言柳絮或杨絮,也暗指朝廷。

(5)汉剑:指传说中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之剑,作者自喻。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晋惠帝元康五年,武库火,烧汉高祖斩白蛇剑、孔子履、王莽头等三物。中书监张茂先惧难作,列兵陈卫。咸见此剑穿屋飞去,莫知所向。”

(6)何事:为何,何故。

(7)病身:体弱多病之身。当时李贺以病辞奉礼郎官,回归昌谷。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拼音版

chūchéngquányángjìngzhī
cǎonuǎnyúnhūnwànchūngōnghuāmiànsòngxíngrén
yánhànjiàndāngfēishìhuánchēzàibìngshēn

作品简介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两句以京城美妙的春光反衬作者离京时痛苦的心境,暗含了对朝廷的不满之意; 第三句以“汉剑飞去”表达了无奈之下决然离去的气度和洒脱,表现了作者的自信;最后一句笔锋再转,旧事重提,道出了作者放不下理想和抱负的真实内心。全诗是作者对命运不济,生不逢时的控诉,表达了作者不情愿离开官场的无奈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出城寄权璩杨敬之》诗为李贺入京考进士不中而归后感寄权璩、杨敬之二友之作。李贺是中唐时代颇有才气名望的诗人,但因唐人应试,极重家讳。李贺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李贺终于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罢考而归。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称“诗鬼”。其诗想象奇诡,语言秾丽,善用神话典故,开创“长吉体”,代表作《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充满幻魅色彩。因避父讳不得应进士试,终身落魄,27岁英年早逝。诗中常流露生命短促之悲,风格独树一帜,对晚唐李商隐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出塞

〔明代〕于谦

健儿马上吹胡笳,旌旗五色如云霞。

紫髯将军挂金印,意气平吞瓦剌家。

瓦剌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

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将军出塞整戎行,十万戈矛映雪霜。

左将才看收部落,前军又报缚戎王。

羽书捷奏上神州,喜动天颜宠数优。

不愿千金万户侯,凯歌但愿早回头。

出自蓟北门行

〔唐代〕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旁。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出塞作

〔唐代〕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出还

〔唐代〕韦应物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悽悽动幽幔,寂寂惊寒吹。

幼女复何知,时来庭下戏。

咨嗟日复老,错莫身如寄。

家人劝我餐,对案空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