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马十四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十二句分写十六匹马(诗题为十四匹,有意),时分时合,夹叙夹写,穿插转换,错落有致。写了十六匹马,然后点题。第十三句“画马真是马”,得马之神,是对韩干的高度赞同。第十四句是自赞,作者对自己的诗作充满了信心。作者自赞之意在引出末二句议论:世无伯乐、韩干,则虽有韩干画马之才,虽有为韩干画马之才之人题诗传神之功力之人,亦将无所得其用,可作多种联想。
韩干马十四匹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呜嘶。
老髯奚官奇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韩干马十四匹》这首诗于熙宁十年(1077)三月作于徐州的这首七言古体诗。韩干,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与其师曹霸皆以画马著名,杜甫在《丹青引》里曾经提到他。他的《照夜白图》等作品尚存,而苏轼题诗的这幅画,却不复可见。
翻译注释
翻译
两马并驾八只蹄子并接一起,两马弯下颈马鬃和马尾一样高。
前马后蹄踢着后马重量压在前蹄,后马往后退避长声嘶鸣。
长胡子的看马老头向后看去,上辈子是马能听懂马语。
后边的八匹有行走的有饮水的,细微流水流向马嘴似能听到水流声。
前马渡过河水像飞出树林的鹤伸长着脖子,后马想要渡河像鹤低头啄食一样。
最后一匹是马中之龙,不嘶鸣身也不动尾巴摇出了风。
韩干画马如同真马,苏子作诗如画作一般。
世上没有伯乐也没有善于画马的韩干,这些诗这些画谁能看懂?
注释
(1)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
(2)攒:并接。一说四蹄聚集在一起。
(3)宛颈:弯颈。
(4)鬃尾齐:指马鬃和马尾一样高,一样齐。
(5)任前:把全身的重量放在前两条腿上。
(6)举后:举起后蹄去踢。
(7)却避:退避。
(8)老髯:长着胡子的老头。
(9)奚官:王十朋注引程季长:“奚官,养马之役者。”即马佚。
(10)前身作马:上辈子曾经是马。换句话说,是马脱生的。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11)微流赴吻:细微的流水流向马嘴。
(12)若有声:似能听到马喝水的声音。
(13)既济:已经渡过溪水。
(14)出林鹤:像飞出树林的鹤一样伸着脖子站立。
(15)涉:涉水,指经过溪水。
(16)鹤俯啄:像鹤一样低头啄食。
(17)马中龙:最好的一匹马。
(18)尾摇风:尾巴摇动而产生了风。
(19)韩生:指韩干。
(20)苏子:指苏轼。
(21)伯乐:古代善相马者,秦穆公时人。一说为赵简子之臣。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递笑牵牛。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韩江有感
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
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韩干画马赞
韩干之马四:其一在陆,骧首奋鬣,若有所望,顿足而长鸣;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择所由济,跔蹐而未成;其二在水,前者反顾,若以鼻语,后者不应,欲饮而留行。
以为厩马也,则前无羁络,后无箠策;以为野马也,则隅目耸耳,丰臆细尾,皆中度程,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