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的马鞭。
(3)东指:东方故里。
(4)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
(5)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6)花:比喻国家。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2)吟鞭:诗人的马鞭。
(3)东指:东方故里。
(4)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
(5)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6)花:比喻国家。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以"落红化泥"的意象完成精神涅槃。前两句"浩荡离愁"写辞官南归的怅惘,"吟鞭东指"显孤身上路的决绝;后两句以凋落花瓣自喻,突破传统伤春情怀,创造性地赋予"零落成泥"以新生意义。全诗在28字中完成从消沉到奋起的情绪转折,将个人际遇升华为历史担当,其"牺牲自我滋养未来"的哲学意境,成为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文学先声。
《己亥杂诗·其五》此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途中,属大型组诗《己亥杂诗》第五首。时值鸦片战争前夕,47岁的龚自珍因主张改革遭排挤,愤然离京。诗中"白日斜"既写实景又喻王朝衰颓,"春泥护花"的宣言,实为对林则徐等改革者的精神声援。作品诞生于中国近代史转折点,其"自我献祭"的革新意识,预示了旧知识分子向近代启蒙者的转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问我清游何日最,木樨风外等秋潮。
忽有故人心上过,乃是虹生与子潇。
少年虽亦薄汤武,不薄秦皇与汉武。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
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三诏严催倍道驰,霸朝一集感恩知。
病中泣读维新诏,深恨锋车就召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