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中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
(1)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2)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3)拟:打算。
(4)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5)益:更加。
(6)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7)怜:喜欢,欣赏。
(8)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时世:当世,当今。一说此处“俭”作“险”解,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
(9)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10)斗:比较,竞赛。
(11)苦恨:非常懊恼。
(12)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秦韬玉的诗
相关推荐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
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寄小儿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西亭子送李司马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蜀道难·其二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梅花九首·其七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