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春山美景好不胜收,令人赏玩彻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间;拨弄树枝,香气渗透着衣衫。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注释

(1)春山:一作“春来”。

(2)掬:双手捧起。

(3)鸣钟:一作“钟鸣”。

(4)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春山夜月拼音版

chūnshānyuè
chūnshānduōshèngshìshǎngwánwàngguī
shuǐyuèzàishǒunònghuāxiāngmǎn
xìngláiyuǎnjìnfāngfēi
nánwàngmíngzhōngchùlóutáishēncuìwēi

作品简介

《春山夜月》是唐代诗人于良史的作品。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作者介绍

于良史(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玄宗至代宗年间(约八世纪)。曾任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判官。其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全唐诗》存其诗七首。《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相关诗文

春题湖上

〔唐代〕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春思

〔宋代〕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

〔明代〕王守仁

闲来聊与二三子,单夹初成行暮春。

改课讲题非我事,研机悟道是何人。

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

坐起咏歌俱实学,毫厘须遣认教真。

春残

〔宋代〕陆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催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