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花

〔唐代〕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

作品简介

《金钱花》是唐代文学家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吟咏金钱花,揭示了唐末豪门贵族贪婪残酷的本性。前两句状物,后两句议论。全诗把冷隽的讽刺与深沉的愤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风格尖锐泼辣,具有很强的批判力量。同时,诗意跌宕,虚实映带,转折自然,显得自信而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罗隐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他对当时考试制度非常失望,对当时豪门贵族贪得无厌的本性非常厌恶,因此写下很多讽喻诗,这首《金钱花》就是其中的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拥有佳名的金钱花围绕着大树吐露芬芳,相依相伴地依偎在一起向着明丽的秋光。

如果它们真像金钱那样可以被收藏起来,应该早就被那些豪门贵族之家挖尽砍光。

注释

(1)佳名:好名字。

(2)芳:芳香。

(3)依依:形容花开朵朵,相亲相随的样子。

(4)秋光:秋天的风光景色。

(5)教:一作“交”。

(6)堪:可,能。一作“也”。

(7)收贮:收藏。

(8)豪门尽劚将:豪门,指有钱有势的人家。尽:都,全。劚:掘,砍。将:语气词。

全文拼音版

jīnqiánhuā
zhànjiāmíngràoshùfāngxiāngbànxiàngqiūguāng
ruòjiàokānshōuzhùyīngbèiháoménjìnzhújiāng

作者介绍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晚唐诗人、文学家,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其诗多讽喻现实,语言犀利,如《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揭露社会不公;《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则显愤世之慨。十举进士不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著作佐郎。诗风尖锐泼辣,与皮日休、陆龟蒙并称“晚唐三俊”,小品文《谗书》亦为讽刺杰作。

罗隐的诗

相关推荐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寄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金缕曲·慰西溟

〔清代〕纳兰性德

何事添凄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又萧寺,花如雪。

金明池·天阔云高

〔宋代〕仲殊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传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金城北楼

〔唐代〕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金陵五题·并序

〔唐代〕刘禹锡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