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在南堂焚香扫地而昼寝,睡在细密的竹席上,帐子又非常轻柔。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
注释
(1)焚香:一作“烧香”。
(2)簟:竹席。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在南堂焚香扫地而昼寝,睡在细密的竹席上,帐子又非常轻柔。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睡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
(1)焚香:一作“烧香”。
(2)簟:竹席。
《南堂五首·其五》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闲适幽静的日常生活场景入笔,通过“扫地焚香”“簟纹如水”等细腻描写,勾勒出超然物外的隐逸之趣。后两句以“客来梦觉”的迷离与“浪接天”的壮阔形成对比,将现实与梦境交融,在虚实相生中传递出诗人豁达通透的心境。全诗语言清丽空灵,意境悠远,展现了苏轼在贬谪期间随遇而安、于自然中寻得精神自由的哲思。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他时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时文唯晋,天祚有祥。
圣宰作弼,受言既臧。
有赫斯庸,勋格昊苍。
景物台晖,栋隆玉堂。
惟帝思庸,大兴光迪。
圣敬远跻,神道玄邈。
思媚三灵,诞膺天笃。
嘉命既辱,王人言告。
翼翼王人,言告惟慕。
公舆驾言,乃眷斯顾。
华旂飞藻,鸣鸾振路。
騑騑驷牡,嘘天载步。
我有高夏,如云斯荟。
雕轩戾止,薄言嘉会。
问谁在宴,惟俊惟乂。
丰俎殷荐,献酬交泰。
攸攸昊天,南正兴言。
朱明有晔,万叶翠繁。
昌云垂天,凯风熙颜。
王臣在此,贻宴于欢。
悬象西颓,虞渊纳景。
嘉乐未晞,严驾已整。
行矣征人,身乖路永。
飞骖顾怀,华蝉引领。
遗思北京,结辔台省。
借问城南老居士,新年乐事复何如。
春寒催唤客尝酒,夜静卧听儿读书。
山林恨与亲友别,朝市不堪车马喧。
陈子调高无俗客,一廛却要近修门。
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
移根近谈笑,得土长精神。
荣悴非由尔,芬芳止为人。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亲。
老木不忍伐,横枝宜少除。
根茎渐有托,雨露稍分馀。
生意初无损,开花终自如。
他年诸草木,成就此幽居。
南堂有客䅤秋旻,面面轩窗纳晓云。
云入书檠无俗气,月来吟几有清芬。
岂无绿竹诗淇澳,亦有苍苔书篆文。
阁上桂枝宜努力,难兄难弟总由人。